第8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宋彪真正的成了東北王,這樣的地位讓他很快就招攬了幾位精通政務的本地幕僚,如袁金鎧、蘇會忱、錢瑛、王永江、王樹翰、譚濟伍、金鼎勳、何仲蓴、關海青等,這一時期都加入了袁金鎧替宋彪組織的總督衙門秘書局。
袁金鎧的官癮也不小,宋彪原先只是想辦一個秘書處,可袁金鎧勸說了幾次,意思是處的級別太低,不太容易招攬人才。
不管是局,還是處,對身為東三省總督的宋彪而言都只是一個字眼上的差別,對別人意味就不一樣了,宋彪就聽取了袁金鎧的意見設立總督衙門秘書局,由袁金鎧擔任秘書局提調,下設文書、機要、監察、特務、外事五科。
袁金鎧在這些天裡到處活動了,拉了許多在東三省小有名聲的人入職秘書局,這些人入職之前,宋彪都會單獨抽時間和他們詳細談一談,問清楚每個人擅長的事情和想法,其他人都還好說。尤其是號稱二王的王永江、王樹翰,確實是比較有頭腦的人,金鼎勳、何仲蓴、關海青三人就不簡單了。
只是大致談了一次,宋彪就能察覺到這三人屬於意識很強烈的人,要說日本在關東滲透的有多厲害,從這三人身上就可見一斑,金鼎勳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法科。關海青和何仲蓴就讀於日本橫濱商業學校,這兩個人沒有畢業就跟著金鼎勳匆匆跑回國內組織抗俄軍。
雖然是中專都未畢業,關海青和何仲蓴卻不算是青年學生。前者二十七歲,秀才出身,後者三十歲。竟然有舉人的功名,都出身於吉林府的地方鄉紳家庭。
這三人都有反清反滿的意識,言行倒也不是很出格,宋彪就留他們在外事科辦事,繼續觀察。
為了便於日常處理公務,宋彪在總督衙門設立秘書局後,單獨在軍部的多棟新建機關樓中抽調出一棟作為秘書局的辦公樓,除了總督衙門的秘書局,在軍部機關中也設有一個單獨的秘書處,由舒方德、蔣方震擔任秘書處主任副官。
雖然不覺得袁金鎧在新政這方面能有多少真知灼見。宋彪還是讓袁金鎧在秘書局內重新整理一份《東三省新政書》,作為新政綱要,這一份是拿出去給清政府和東三省各地官員看的。
至於宋彪手裡的那一份《東三省新政五年規劃》,在沒有足夠充裕的資本和財政之前,宋彪暫時還不想拿出來。
這段時間前來拜見宋彪的東三省地方官員非常多。除了三位巡撫,還有安東開埠局總辦張錫鑾、錦州知府張元奇、興京道尹王鏡寰、東三省鹽運使王鴻陸、金州知州馬廷亮、奉天旗務處總辦金梁等等,包括舊相識通化知縣秋銅孚,十幾天的時間裡,宋彪至少接見了四十餘位三省官員,可在他看來。真正有能力為他執行《東三省新政五年規劃》的人寥寥無幾。…;
其他的事情都是可以讓別人去負責,即便沒有辦好也無關係,唯獨東北大豆這件事確實是太重要,以至於宋彪必須親自去抓。
這是秘書局的第一次正式會議,結束之後,宋彪讓王永江、金鼎勳兩個人留下來,又讓人去將剛從俄國過來的農業和植物學專家阿爾莫洛。努涅里科先生請過來。
等涅茲納莫夫中校推薦的這名俄國植物學家阿爾莫洛。努涅里科抵達奉天,宋彪才知道這位先生在俄國植物學界和農業學界還是頗具名氣的,水平也很高,宋彪當即請他擔任奉天農業研究所的總顧問,從俄國和哈爾濱地區的教會學校裡聘請了十幾名助手,配合裕豐行和遠東商行進行大豆良種的培育工作。
在努涅里科博士抵達之前,宋彪讓王永江、金鼎勳先坐下來,攤開東三省的地圖和他們說道:“我剛才已經說過要成立一個農墾科的事情,此事對東三省至為關鍵,如果辦的好,可以讓東三省的每年出口總額激增到幾千萬英鎊,也就是幾億銀圓的規模。你們兩人都是我認為比較合適的正副科長人選,問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