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少學著造燧發手銃。這麼沒多久了,清妖也快打過來了。”
學著把火繩槍改造成燧發槍的工作就交給製造米涅步槍的團隊來完成,燧發槍比火繩槍擁有有太多的優勢。把火繩槍改造成燧發槍的難度相對較低,至少不用打造新槍管,只需把發火裝置從火藥引發變成燧石引發。這年頭燧發槍也都是手工製作,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改裝固然還有難度,卻不用對火槍的結構全面推到重來。
除了將火繩槍改裝成燧發槍的技術問題,韋澤還對軍工部門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對現在的火繩槍的木質托架進行改造。滿清的火繩槍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刺刀戰的問題。韋澤要求重新設計木質托架,達成安裝刺刀的效果。對於最精銳的部隊,大可將他們訓練成火槍手兼刺刀手的角色。即便沒有燧發槍,只要修改了木質托架的模樣,也能把火繩槍改造成比較順手的刺殺用短槍。
在這個時代,精銳的步兵就是遠可以用步槍射擊,近可用刺刀搏殺。這種基本能力直到90年後的1942年依舊是全世界步兵的主流。韋澤是要堅定的走這條正確道路。
短時間內就被韋澤給壓下這麼多的課題,軍工部門負責火槍的團隊心理上承受的了巨大壓力。韋澤倒也沒有逼著他們立刻就能拿出完善的成果出來,讓火槍研究團隊自行苦惱著摸索,韋澤自己則轉入鑄炮的團隊。鐵匠們這幾天在軍工部門的協助下已經把裝置給安裝完畢,此時的進度已經進入了相當關鍵的階段。
繼承了師傅“王大錘”稱號的王啟秀也算是有真能耐的,拿到了韋澤的火炮設計圖紙之後,他與韋澤的軍工部門一起鑄成了比較精細的模具。用鐵水澆築火炮,首先就得有模具,模具自然是越精準越好。即便是五倍身管比的火炮,炮膛也是越直越好。筆直的圓柱體該怎麼製作?對於普通匠人來說,這是個大問題。對於韋澤來說,有了比較精細的文具之後,反倒是容易很多。把圓規定死角度,在很多紙上畫出同樣的圓,把這些圓小心的裁切下來,疊在一起。用細細的竹篾子固定位置,這就是最個基本的圓柱。
在紙質的圓柱外面塗上一層蠟,用石膏把這個柱體裹起來,等石膏凝結之後,把紙柱抽出來。再向石膏模子裡頭注入蠟油,等蠟油凝結,把外面的石膏打碎,就得到了比較好的柱體。有了這柱體之後,就可以進行數次不同材質的倒模。雖然每次倒模之後精度都會下降,可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
韋澤也已經竭盡了自己的能耐,即便是精度下降,他也只能接受這個事實。這年頭的中國鑄炮水平落後,鑄造出火炮炮管內部都是凸凹不平,此等火炮打出來的炮彈就如同滿清的行政能力一樣,只能用“不靠譜”三個字來形容。
想造可靠的火炮,在不久就會展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鑄造法並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用水壓機鍛造出一根鋼柱,再用機械在鋼柱上鑽出一個孔。金屬經過水壓機的處理,金屬內部結構會變得非常均勻緻密,再有退火等消除應力的工序,造出的火炮炮管質量與壽命都會大大提高。
當然,這其中還牽扯到非常複雜的金屬晶相學問題,包括如何促進結晶,如何消除應力。韋澤不是搞這個專業的,很多東西他只看過相關文章,並不清楚具體操作,他現在能夠貢獻的實用技術不多。
有韋澤拍板,鑄炮場開始運作起來。化鐵的爐子已經開始使用,煤炭燃燒時產生的強烈熱力讓靠近的人都有種身陷火海的感覺。儘管是八月的伏天,所有參與的工匠以及軍工部門的戰士們,都穿的極厚,罩在外面的外衣上還都溼了水,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