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以往不信神仙鬼怪之談,此次經歷這許多種種,如今不信也難了,只不過,沒想到我王梟也有這麼一rì,能得此機緣,待我得道,我倒要看看,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神仙都在做些什麼?”

王梟出了家門,直奔村外,朝著山上跑去,來到最高處,王梟只覺這一奔跑,渾身冒著熱汗,彷彿所有抑鬱之氣全部排走,大口大口的出著氣,頓時覺得渾身舒泰,對著山下大吼:“啊。。。。。。啊。。。。。。啊。。。。。。啊。。。。。。”

回聲隆隆,在這山上久久迴盪,山下打柴的農夫,聽見不知發生何事,頻頻望來。

大吼過後,王梟心情漸漸舒坦,一股豪氣陡然從胸腹只見升起。

回首前塵往事,不勝唏噓,王梟心道:〃我王梟以往為人頗多顧慮,扭扭捏捏,左右為難,瞻前顧後,結果一事無成,恁地不爽快!〃

〃今rì我王梟再世為人,絕不可如那般無二。”

〃古有亂世英雄,謂之曰梟,我以後定要對得起我名中這個梟字!〃

王梟轉回家中匆匆收了細軟,背上行囊,奔著村口而去,當是要離家遠遊,到村口,回首居住多年的村莊,向著父母墳塋方向三叩首,忽見紅裙姑娘邁著細碎小步,小跑而來,到了近前,乃是父親死前給自己定的親事,崔嬸嬸家的翠兒。

“梟哥哥,你要去哪?”翠兒問道。

〃去成仙!〃王梟答道。

“啊。。。。。。梟哥哥何時回來?”

………【第四章 山中苦修】………

第四章山中苦修

王梟別了翠兒,心中不忍,想到離開時翠兒傷心的樣子,更加覺得不安,但自問確實對翠兒沒有男女之情,長痛不如短痛,心道:“翠兒妹子,是我負你,願你有個好歸宿”。

王梟隨xìng而行,不辯方向,一個時辰之後,離家極遠了,四周風貌景物,早已不認得,心道:“如此不是長久之計,我當尋個極好所在,好研習這成仙之道。”

“自古大山有靈,我去那大山尋個容身之處,想來是對修煉有益地。”王梟想到便做,路途中尋一牧童問道:“小娃兒,何方有山?”

那牧童撓首思索脆生答道:“要尋山麼。。。。。。直往那西邊兒去吧,有座翠屏山,景緻極好哩!”

王梟尋到翠屏山,選好了一處山洞,簡單收拾,勉強能住人了,餓時打來野味,以充腹飢,雖然清苦,王梟卻不覺無味。

收拾停當,王梟自是研習老道士所傳《大道》。

按書中所述,若要成仙,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這途中兇險萬分,一個不慎,非但不能成仙,反而輕者殘了身體,重者命喪當場,對此王梟早有覺悟

,成仙之心,迫切而堅定,死便死了,只當自己沒有福緣。

王梟仔細閱讀,尋那修煉之法。

只見書中介紹到,天地生於混沌,混沌衍生出清濁二氣,謂之yīn,陽,yīn陽組合產生之物,名之為元,元乃天地萬物之始。

世間最根本五元又稱之為五行,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

yù練仙術,必先修煉自身jīng元,形成先天之氣,凡人間稱之曰真氣,以真氣貫通經脈,經脈貫通之後方能以肉身溝通天地,感應五行之力,方可踏上求仙之路。

王梟心中欣喜,書中所述竟與老子道德經相輔相成,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這個道理。

王梟心道:“怪不得道家尊老子為尊,莫不是老子也是神仙嗎?不然怎會有如此鉅著?”

現在在王梟看來所謂《道德經》分明描述的乃是仙家境界

王梟豁然開朗,眼前彷彿一條金光大道。

若要感應五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