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之後,雖然在城中逐步放開了戒嚴,卻也在繼續搜查三清教的餘孽,隨著更多人的下獄,三清教的影響力,以及三清教在長安城中的殘餘勢力,已經被朝廷基本拔除。劉愈對一些三清教骨幹成員採取了比較溫和的審問方式,著三司會審,將一些人發配到邊疆。繼而再把更多的人發配出去。
殺。劉愈覺得太殘忍。於是就用發配的方式,將這些曾經是大順朝的良民,如今卻是大順朝暴民的人發配到了西陲去,讓他們在邊關吃點苦頭。除了發配,更多三清教的黨羽只是被囚禁,朝廷一時間沒有那麼多的資源來審訊每一個三清教的教徒,他們要在牢房中等候很長時間才能得到審判的結果。
很快時到臘月。
一輪緊張的肅清行動,到此時開展了近一個月時間。期間還是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成果。至少此時朝廷上下,從長安城再到關中各地,輿論上基本已經將三清教劃歸為邪教,而三清教的餘孽也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這一切要歸功於三清教在長安城中所製造的那場大火,從那場大火之後,連一些中立的同情派也調轉槍頭,加入到聲討三清教的一方,朝廷和百姓之間難得達成認識上的共識。
災後的重建,也取得了不錯的進步。隨著大順朝秋糧的入庫,朝廷的財政危機進一步好轉。此時齊方所率的徵南大軍也調回到江北,正在往各地返送回鄉計程車兵。在發放了一筆遣散費和賞金之後,朝廷大規模的軍費開銷從年底開始就不再需要維持,朝廷已經有富餘的銀子來幫助長安城中遭受火災的災民進行災後重建。這用劉愈的話來說,就是在收買人心。
也就是在此時,從北方傳來訊息,說是突厥的進貢使節,已經到邵武關下,請旨進入順朝境內。
突厥從兵敗臣服,到如今已經一年有餘,按照當初的歸附協議,突厥每年要向順朝進貢大批的牲畜來換取大順朝的庇護,這次進貢,也是突厥臣服順朝以來第一次進貢。以前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作戰,雖然有勝有負,但能把外蕃打到臣服來進貢,卻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劉愈心想這是令順朝軍民上下,感受到大順朝國威,進一步摒除三清教的一次難得宣傳的機會,因而在方式上,劉愈也採取了高調的措施,對突厥來使進貢,採用了放榜公告天下的模式,大張旗鼓派人去迎接這批使節的到來。
突厥在戰後這一年時間裡,日子過的很不好,先是達爾多部族完成了對突厥的統一,卻因為在戰爭中突厥人畜損耗太大,一時間根本沒緩過來,這一年多來,草原從西部崛起了不少的民族,來搶奪突厥的牲畜和人口,突厥的疆土也是一步步東遷和南遷,現在只能靠大順朝的庇護才勉強佔據原本漠南的土地,而原本漠北的土地,也被一些新興民族所佔據。
這次突厥說是來進貢,也是想向順朝求援,讓順朝幫他們搶回原本屬於他們的疆土,因而在進貢方式上,突厥新可汗派出了“太子”,也就是緹木爾親自帶使節隊伍和進貢的牲畜牛羊前來,務求讓順朝動心。
戰後的突厥,在人心上也是齊整,他們也知道,現在不團結就要被動挨打,現在順朝可能會容許他們存在,但那些新興的民族不會給他們任何機會。本來常年受著突厥欺壓的一些部族,好不容易等到突厥沒落,有很多也從突厥大部中分離,自己單幹,原本他們需要向突厥進貢,現在他們可以自己過自己的生活,而且侵奪屬於突厥的領土,他們正在一步步發展自己的部族,並往以前突厥稱霸草原的路子上走。
使節隊伍尚未到關中,劉愈卻先看過突厥遞交過來的國書,劉愈對出兵一事不置可否。其實他壓根就沒準備再出兵草原。他還巴不得草原上各部族亂鬥,這樣能讓順朝省心,等他們打的差不多了,順朝再派出軍隊去草原上整合一下,收攏一些投降派的部族繼續幫中原王朝統治草原,省心省力。
劉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