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幾份萬民書,送到了金城書院,由書院的大儒們上呈給朝廷,請求褒獎何敬焱與李晶晶。

何融、何敬海的北地封地糧食、馬鈴薯都獲得豐收,沙漠收穫了幾萬斤的雜糧,加上朝廷賜的糧食,百姓勉強能吃到明年開春了。

今年牛老王妃終於不用掏銀錢再貼補封地了。

她與何敬青夫妻在南地,為了感謝何敬焱、李晶晶,特意寫了奏摺報到朝廷請何冬表彰。

同時,何融、鄧王妃及鄧族也上了奏摺為何敬焱、李晶晶請功。

何冬派官員到隴北傳口諭,問何敬焱、李晶晶需要什麼獎賞。

何敬焱早就得了何義揚的信,也跟李晶晶商量過了。

定朝將要打倭國,國庫的收入大部分用在了津港的大海船上。黃河、長江流域洪災氾濫,糧食欠收。

如今向朝廷要銀錢、糧食就是為難何冬。

“今年朝廷增開一屆科考,求陛下給隴北七座城府增加十四個進士的名額。”

太監返回長安,何冬聽了回覆,板著臉道:“這個臭小子,盡給我出難題。”

他下旨再次給隴北增加進士名額,這下子引來各道官員的不滿,雪片似的奏摺都是請求朝廷增加當地城府的進士名額。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就各地請求增加進士名額的事展開激烈辯論,一些官員提議乾脆每個城府都增加兩名進士名額,一些官員提議何冬不要給隴北增加進士名額。

何冬猛地一拍龍椅椅託,喝道:“科考會試不是兒戲,名額豈能說增就增。焱王、護國公主把城府治理的一年變一個樣,百姓吃飽穿暖有免費的書讀,對朝廷感恩戴德,朕才給隴北城府增加進士名額!”

他派太監將前任司農林比安給他寫的信念出來。

信裡內容是今年隴北的糧食產量已比北方的糧食大戶河南道高了,再努努力,過三年可能超過魚米之鄉的湖北、湖南道。

隴北不是整個隴地,只有七座城府,且以前年年冬季都有幾千的百姓餓死,如今何敬焱、李晶晶才去了不到兩年,糧食產量就比整個河南道高。

此信若是別人寫的,沒有人相信,可是林比安極為耿直嚴謹,沒有根據的事絕對不可能寫成文字,由不得人不信。

這下子文武百官都懵了,而後是深深的震驚。

何敬焱、李晶晶這是逆天了,隴北將要成為定朝不亞於江南的繁榮地區。

倍受朝堂關注的秋闈結束,隴北共出了三十五名進士,其中二十八名進士是何冬特批的增加名額,足足佔了本朝進士的數量一成多,把才子倍出的南地的江蘇道、湖南道、蜀地都壓下去了。

三十五名進士均是出自金城書院。

金城書院剛成立半年,考中的進士人數跟潭州書院持平,只比長安略少一些,取得這樣顯赫的成果,名聲大振。

這就引得各地的學子去金城書院求學,也讓之前拒絕去金城書院教書的大儒心生後悔。

秋末,津港傳來喜訊,定朝的大海船航行萬里首航成功,何冬重獎設計大海船的工部。

初冬,何敬鑫的夫人丁柔棠被查出有了兩個月的身孕。何慶、孔葉大喜。

北地的何敬海夫人胡葉也有了身孕。何敬海沒想到還會有兒女,特別高興,待胡葉比往日更為體貼。

胡葉曾經失去一個兒子,這是心中永遠的痛,這次懷了身孕又有了孩子,十分歡喜,無論男女都愛。

胡葉懷孕的事由何敬海寫信報給了南地的牛老王妃。

牛老王妃歡喜的同時又有些擔憂,害怕胡葉一舉得男,日後要為兒子謀取海王世子之位殺害何武、何全。

緊接著東宮傳出喜訊,鄧芸、董敏有了身孕,何義揚又要當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