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本網就一定會滿足你的這個願望的。”

“真的嗎?……雲兒知道殿下在安慰雲兒……”

“本王可是很認真的在和雲兒說哦!今日太晚了,等到明日起床後,我們便一起做一個三丈大小的孔明燈,然後在裡面點上一百支,不,一千支兩尺長的大蜡燭,然後再在孔明燈下拴上一個大筐,一個足以裝下本王和雲兒的大筐,這樣的話我們不就可以上天了嗎?”

雲兒的眼睛睜得老大。“真……真的可以嗎?”

“不去試一試又怎麼知道可以不可以呢?我的雲兒敢和本王一起去試一試飛到天上去的感覺嗎?”李恪的臉上流露出自信的神情。因為就在上一刻,他想起了後世的熱氣球。雖說他並沒有親眼見過,但是最基本的原理他還是懂的。有些東西總要有人去試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營州城內的所有布匹店一開張,店內的細紗便被大都督府內的人買走。

大都督府內更是聚集了上百個精於縫紉的工人。在遼王李恪的親自指揮下,把整匹的細紗從中一折為二,然後放入鍋中上漿。晾乾以後裁剪成遼王畫好的形狀,把四邊包好以後,按照事先做好的編號,縫製在一起。

經過眾人的努力,終於在第三天縫製出一個直徑達三丈(將近七米),高約四丈半(約十米)的橢圓形巨大球體。而用於乘坐人的藤筐,也已經編制好。

最最令李恪頭疼的是點火裝置以及燃料。記得在後世的電視中曾經看到,熱氣球的點火裝置都是電子打火,而燃料則都是氣體或者經過霧化的燃料。以現在的生產能力來看,不要說這些了,只怕是連盛放燃料的密封罐都不可能做得出來。

本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原則,李恪在這三天裡不停地尋早和測試各種可以作為燃料的物品,最後終於選定了自己旗下的酒廠所造出來的烈性白酒作為燃料。

至於液化裝置,則採取了手動氣化方式,這個裝置就像是後世打農藥的噴霧器,不同的是不是用手去搖,而是用腳去踩。為了找到合適材料,足足的浪費了李恪十天的時間才算完成。

點火裝置就簡單了,直接找了個炭盆充數。這也不能怪李恪犯懶,這東西他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而他對電氣更是瞭解不多,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做電子打火裝置。

為了讓熱氣球能夠順利的升空,他又下令在擺放熱氣球的地方左右各搭起一座兩丈高的架子,用於點火前先把氣球立起來。這也是沒有噴射裝置,火焰達不到一定高度才採取的變通方式。

如今一切已經準備就緒,就等擇日點火升空了。李恪原本還想從黃曆上找一個適合飛行的黃道吉日,誰知翻到底也沒有找到個適宜昇天的黃道吉日。再想一想。自己也不由得樂了:這個時代怎麼會有人飛上天呢!再說,古時候“昇天”代表著死去,誰沒事吃飽撐的算一算哪天適合自己“昇天”呢。於是也不再選取黃道吉日,直接選定第二天,也就是七月的最後一天正式點火“昇天”。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二十四章 李恪昇天

第二十四章 李恪昇天

大唐貞觀十年,七月三十日,有史以來第一次飛天實驗,在營州城遼王府別院進行。按說這一歷史性時刻,應該廣邀好友前來觀禮才對。但是李恪自己心裡也沒有底,到底能否成功。所以事先也沒有跟任何人說,只是讓別院的護衛們前來幫忙。

一大清早,李恪就吩咐十幾個護衛拿著自制的手搖式鼓風機給熱氣球充氣。十幾個護衛忙活了一個多時辰,一個個累的直吐舌頭,這才算把熱氣球給充滿了氣。又在幾十個人的忙活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