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民去尋找出路,移民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方式。
不過移民總需要大量的土地,況且大明朝當中的移民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數千萬總是有的,因此朝廷絕對不會放棄遼東這樣一個水土肥美的極佳移民地點。
最後劉一燝說道:“照我看,朝廷不能全給,也不能不給,就給他們三萬步槍,火炮給他們十幾門就算了!”
官應震一聽不對,說道:“劉大人,難道你想要跟李如柏妥協?如今李如柏敢脅迫我們,日後他就敢造反,現在跟他們妥協了,他一定會得寸進尺,殿下,此事萬萬不可!”
方從哲也說道:“此事的確不可,大明從來都沒有朝廷跟邊軍妥協的先例,此事絕對不可!”
見三人爭執,朱由崧搖了搖頭,說道:“山海關總兵是誰?”
“回殿下,是李成梁的三子李如楨!”張風府連忙回答道。
朱由崧說道:“李家的人?怪不得李如柏會這樣有恃無恐呢!那就下令讓李如楨讓出山海關總兵的位子,聽說戚金的病已經養好了,而且此人練兵有方,頗有當年其伯父戚將軍的風範,那就啟用他作為山海關總兵,並且帶領他伯父舊部上任,如今山海關計程車兵則調入京城,重新整編!”
“李如楨帶兵並無疏漏,怎麼能罷免他?殿下,此舉不妥!”劉一燝連忙勸道。
朱由崧冷笑道:“誰說要罷免他了,只是換防而已,讓李如楨去擔任吳淞總兵,可比當山海關總兵輕鬆多了!”
山海關作為關內門戶,必須要有得力而且信得過的人擔任,朱由崧絕對不可能讓李家的人繼續把持遼東的軍權了,這山海關總兵的位置只是一個開始。
方從哲他們還在爭論要不要答應李如柏的條件,朱由崧已經開始著手削權了,朱由崧一開始就信不過遼東的那些官僚和軍將,特別是李家,他們與努爾哈赤的愛新覺羅家組走得太近了,就像是二十世紀初的奉軍,其中遍佈敵軍的眼線,要靠他們抗擊敵人,根本不可能。
而且遼東軍閥也有自己的打算,當年朝廷在大淩河調集了戚家軍最後的精銳,跟滿清八旗苦戰的時候,那些人卻無動於衷,甚至在八旗營裡出現了大量的炮手,向戚家軍開炮,那時可不是孔有德投靠之後,滿清八旗哪來的那麼多炮手和大炮?遼東的軍閥在這上面極為可疑!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才讓遼東變成了大明朝的泥潭,因此朱由崧才準備另起爐灶,絕對不會依靠遼東當地的李家軍。
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
山海關號稱是天下第一關,更是大明朝都城東北方的門戶,第一任山海關總兵更是大名鼎鼎的魏國公徐達,因此能夠當上山海關總兵,這對大明朝的軍人來說是一種對自己能力的肯定。
然而五月份一大早,山海關內的人是被一聲炮響驚醒的,關城南部開來了大隊的人馬,根本不經通報,就一炮擊破了城門,接近著就有無數計程車兵充入了關城當中,好在這些人軍紀嚴明,一行人程序,居然只能聽到整齊一致的腳步聲音,聽到不任何話音,而他們的表情也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顯得極為冷漠無情。
很快這些士兵就控制了山海關的各處要地,並且貼出了安民告示,並且透過揚聲器向向百姓們穩定百姓的情緒,百姓們見到此狀,也明白過來了,敢情來的人並不是什麼匪軍,而是真正的京營官軍。
此時山海關總兵李如楨,面對三萬士兵的威脅,卻不得不向戚金換崗,雖說是換崗不過,在李如楨看來卻根本就是發配,吳淞總兵?吳淞的確是個好地方,不過那裡根本不可能有什麼軍功,因此也就不可能有這麼多的邊軍餉銀,但是面對著山海關外三萬多荷槍實彈的步兵和一百門大小火炮的炮兵,李如楨根本不敢有絲毫的反抗。
這一次朝廷的動作極快,因為朱由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