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間郡王和門人的請求下未離雲生國。
戰事平息後,石頭下旨承認太華門和元極門依舊是雲生國皇封門,所有罪過即往不究,因太華門掌令執迷不悟叛逃,下旨令雲生皇另封一位太華門掌令,雲生皇照石頭的意思令太華門公選了新掌令,然後賜皇旨加了封。
雲生皇也守信諾,歸京後真的選了一位皇子做了太子,準備退位讓賢。石頭卻不答應,暗中讓蘭溪勸告那位太子不許接受皇位,那位太子不敢違逆,跪拒雲生皇的禪位,雲生皇卻執意要傳位,相持中觀禮的蘭溪以國王后身份,下旨傳璽不傳位,由太子執掌國璽代皇理政。
石頭導演的這一出使得雲生皇恢復了一些尊嚴,他的本意是不能讓雲生皇灰溜溜的下臺,不能讓雲生國下始終鄙視雲生皇是個無能無德的皇主,因為是雲生皇宣佈雲生國歸屬炎黃國的,鄙視雲生皇就會有人質疑雲生國歸屬炎黃國的正確性,石頭必須要讓雲生皇成為一個有德的皇主。
雲生皇傳璽之後離開了雲生皇宮,去陀城北鄰的昆城定了居,自此與女兒蘭溪相鄰,只理昆城之事,除了祭祖大禮去京城主持,國政完全的交給了太子,成了事實的太皇。這是他經歷了大難後,在女兒那裡找到了親情的可貴,厭倦了權力爭鬥。
用手段把持雲生國權力更迭的同時,石頭也加緊了邊境佈防,他從北境臨海西端到東境易城之北為止,在長達四萬多里的曲弧形邊境連設了三十三個軍府駐地,這些軍府駐地有直屬國的,也有屬國的。
在軍府駐地之又分設了三個中心軍城統轄邊境軍府駐地,北境中心軍城是烏城,直屬百萬大軍,下轄十七個軍府駐地。東境中心軍城是陀城,直屬百萬大軍,下轄十六個軍府駐地。南境中心軍城是彭城,直屬百萬大軍,下轄軍府駐地十六個,包括了六個大羅邊境軍地和十個海疆三國邊境軍地。
石頭將投誠來的大羅京西軍四個殿帥,還有鐵燁、夜飛和雲杉,都封任為北境軍司馬,班固封任為貝城禁軍大帥之一,伯風封任為東境軍城王帥,輔佐炎黃王后蘭溪統軍。南韋封任為北境軍城王帥,輔佐琴心皇后統軍。車天化封任為南境軍城王帥,輔佐紅英皇后統軍,其在巨斧國的郡王封地不變。
石頭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日夜操勞的完成了炎黃國的軍政分配,各個官員,封王和軍臣均己奉旨到位,敵對的大月國、大宇國和盤古國竟然讓他安生的建立完成了國部署。
他奇怪這種平靜,更奇怪的是敵對國的仙一個也沒來找麻煩,這完全出乎他的預想,心中的不安感覺始終揮之不去,使得他不敢有懈怠之心。因被滅國的皇封修神門己聽從皇主旨意臣服,石頭陸續放回囚禁在地宮的仙人物,一共二百七十八位,文姬可真沒少抓,這些仙被釋後均默默的歸去隱居不出,一時間炎黃國的修神界和凡俗出奇的安寧昇平。
安寧昇平是好事,石頭雖然提著心的不敢懈怠,但無事可做了也不能傻等著盼禍,他下旨定下了與雲妍和眾妃主大婚的日子,帝旨一下整個帝宮立刻忙碌的開始準備。石頭與雲妍商議後,下了一道十金賀禮的帝旨給全國官員權貴,嚴令致賀大婚的賀禮價值不許超過十錠金,違者罷官問罪。
這道帝旨的震動性極大,大違皇貴的禮俗習慣,許多人認為這道帝旨是出於收買民心,不論怎麼議論,沒人敢在這種時期成為出頭鳥,致賀的禮品力求精美而又便宜,以期國的妃主們相中了知道是誰送的。大多數的官員權貴出於求穩,乾脆用十錠以下金子製成飾品致賀。
石頭的這道帝旨也確實起了收買民心的作用,因為人人知道最多隻能送十錠金賀禮,各地官員權貴無法藉機攤派斂財,平民富商們人人稱奇心爽,對炎黃大帝有了好的口碑。
朝政軍務的人事走入正軌後,由後宮妃主們接手管理,有了閒暇的石頭想起了久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