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可能的,儘管他們有這種意向,但是兩國之間條件差距過大,這導致他們在短期內是不可能”但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嗎?

反反覆覆的一系列的問題不斷的在司馬的腦海中浮現,同時不停的反覆權衡當前英國的形式。英國是最後一關。同樣也是難攻克的堡壘。

美國之所以會妥協是因為他們的在亞洲的利益少的可憐,至於菲律賓。那早已經是個。獨立國家。托馬斯?杜威和美國的議員們在美國和菲律賓之間,選擇了前者。

但是英國卻不同,英國的根基在於龐大的殖民地,尤其是其亞洲殖民地。失去了亞洲殖民地的英國。還是大英帝國嗎?顯然在邱吉爾的意識中,他更傾向於保全殖民地。

對於英國,這個,老牌殖民帝國,司馬個人從沒有一絲好感,儘管沒有一絲好感,但和英國媾和是結束這場戰爭的前提。如果說英國一再拒絕中國的善意,那麼自己應該怎麼選擇?坐視德國人對英國的佔領,還是”

英國的存在對於德國是一種牽制,只要英國繼續抵抗,德國就,

“咚!”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撞開了,一名總理辦公室的軍事參謀官。徑直闖了進來。他的手中拿著一份電報,臉上盡是惶恐之色。

“總”總理,突廁斯坦緊急電報,德軍越過了停火線,向我們發起了進攻,目,”

“什麼,確定嗎?”

司馬幾乎是驚聲喊了一句。同時站立起來看著進門的軍事參謀。

“還有俄羅斯方面軍的電報。應該”

在軍事參謀官彙報時,蔡楞和蔣百里二人以及數名參謀部的將軍先後走進了辦公室,他們在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就朝國務院趕了過來。

一進總理辦公室,看到面色蒼白的總理和站在他面前的軍事參謀,兩人頓時明白總理已經得到了訊息。

“總理,看來你已經知道了,德國人向我們開戰了!”

“不!不可能。直到現在,陶德曼大使都未約見我”

未待總理說話,顧維鈞就喃喃不可思議的自語著,按照德國人的習慣。他們往往會在出兵的同時遞交宣戰書。在西歐、在俄羅斯無不如此,怎麼到了這就變了。

“顧總長,現在已經沒有必須考慮這個問題,現在我們的問題是,德國人正在向烏拉爾進軍!他們正在攻擊我們的軍隊!”

“烏拉爾

重複著這三個,字的同時,原面蒼白的面孔變得更加煞白起來。整個,人突然軟軟的坐在椅上。

烏拉爾!

這只是一座俄羅斯城市而已,但是這座城市卻是連線蘇聯的交通樞紐,國防軍概的作戰物資均是突剛斯坦經烏拉爾市鐵路發往各地。俄羅斯通往歐洲的鐵路至今都未通車。早在當年遠征軍撤軍時,遠征軍就撤除了從咯山通往聖葉卡捷琳娜的鐵路,破壞了路基、炸燬了沿路的橋粱。同樣蘇聯出於防禦上的需求。一直都未修復被破壞的鐵路,為滿才二瀝諾夫防線的需要,修建了幾條窄軌鐵路乃在這種情況下。烏拉爾市根本就是國防軍的唯一的後勤中樞。而蘇俄停火線距離烏拉爾不過只有70公里。

所有人都耐心等著總理開口說些什麼,可是他們卻清楚的知道。就在昨天總理曾異常自信的說道“德國不會進攻中國,希特勒沒瘋”。

但是現在,鐵一般的事實清楚的告訴眾人,希特勒瘋了!

無數次,總理如同先知一般的預料戰局和世界的發展局勢,刃年來。在他的引領下這個,國家使終在鋼絲繩上行走。如同鋼絲繩上的舞者一般,充分利用列強矛盾發展自己,爭取利益的最大化,儘管每一次都可用驚心動魄形容,但這一路走來,卻是有驚無險,曾經的列強就像是總理手中的棋子一樣,按照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