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湖;呂氏春秋和淮南子上都曾道及,可以採信。江北漢水,亦稱洞庭;也就是屈原所著楚辭一書中,所吟詠的洞庭,不是指洞庭湖。
春秋時,河東有茅戎族;又有陸渾蠻氏,亦稱戎蠻子,即三苗之後;其位置即在河南新城縣。由此可知,三苗的居處,當在河南西境至漢水一段山野間。因利害衝突,夏朝的皇帝只好把他們趕咆,從河南開始,直向西趕,終於趕到甘肅以西之地方止。
兩人正在揣測,突然下面有隱隱雷鳴傳出,似乎發自兩座石人之下,地層微震。
兩人吃了一驚,退後了兩步。
“轟隆”一聲,後面兩座巨石,突然下陷,煙塵滾滾,觸目驚心。兩座石人,似乎曾經晃動了兩次。
之後,聲響沉寂,除了煙塵瀰漫之外,一無異處。
山海之王注視著前面的石壁,說:“這座筆架形巨石,是人工雕琢的,上面有字跡,咱們刮掉爬山虎和石錢,定可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兩人動手用兵刃一陣好刮,果然現出八個斗大篆文。老花子認得,他念:“鏊齒之殿,冥神佳城。”
“又是殿又是城,怪!”山海之王搖頭說。
老花子面色一變,說:“這兒有人盤踞,不是殿城,確是一座陽城。盤踞在內的人,定是個兇狠怪物。”
“怎見得?”
“這些字是最近三五十年中新刻上去的,原來的字早腐蝕淨盡了。”
“八個字意何所指?”
“鏊齒,乃是上古的半人半獸怪物,人首虎身,以為人食,行走如電,一雙虎爪可穿銅化鐵;後被嫦娥的丈夫后羿所誅。這兒是古代的一座帝王之墓,建有地底冥殿,被人發現後,佔據冥殿再在石上刻字,假託神怪之名,不許外人進入。請看,以石人的形態猜測,這墓殿該是三代以前遺物。而大篆乃是周朝宣王的太史籀所作所以也叫籀文;至秦代李斯另作小篆。周秦的石人,衣冠已備,最有名的翁仲象,也衣甲皆備。以高度論,翁仲象不會超過一文三。翁仲象是秦始的勇將,身高一丈三尺,匈奴人畏之如天神。翁仲死後始皇鑄其銅像,顯於咸陽宮司馬門外;也就是後人用作帝王陵墓列象的根據。其實在秦以前,用石人石馬獸早已風行,不過型式各異,不象自秦以後,皆以翁仲象為準繩。由此觀之,可知這八個篆文,並非這座古陵所有之物;就剝蝕程度論斷,不會超過三五十年,盤踞在這兒的人,也將是近三五十年之事。”
“管他是什麼人,假託神鬼也唬不了我們。鐵爪神鷹既然隱身在此,即使他逃到森羅殿,我也要將他擒住,不交出玉麟丹,我要他的命。走,按搜看。”山海之王毫無懼色地說,在這個世界上,他誰也不怕。
老花子揚了揚烏竹杖,說道:“地面之物,因年代久遠,且古人生性樸實,不會故裝古怪,不必太過顧慮;可怕的是地下寢陵,定然被人加以改建,建上機關訊息誘人人陷。”
“能將地下改建,上面又何曾不可以改裝?”
“說得是,咱們小心搜。”
“我先走一步,留意腳下。希望這兒沒有九真觀那種人才,免得耽誤大事。”
山海之王領先,老花子在後丈餘跟隨,兔起鶻落,蛇行鷺伏,逐步向裡搜去。
他本想躍上石面,由上面向裡搜尋,可是大白天,恐怕引來南荒七煞幾個兇魔,驚走了鐵爪神鷹。而且石隙洞穴甚多,視界仍是小,人在上面飛掠,無法看清下面之物,所以決定繞怪石而行,倏進倏伏向裡搜進。
進了三五十丈,正繞過一叢怪石,山海之王耳目極靈,突聽右側響起衣袂飄風之聲。
右方,正是鐵爪神鷹進入的方向,他心中大喜,來不及招呼老花子,猛地閃電似掠出,向右折入一條石壁形成的夾巷中。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