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也知道這樣敷衍老闆不好,連忙解釋道:“誰打贏我們打誰,可以阻止贏家吞併輸家,從而防止對方增強實力與我們對抗。”

“兩虎相爭一死一傷,贏家就算獲勝也會受傷,咱們就是要趁他受傷的機會將其徹底打殘,讓其無法吞併輸家壯大,從而威脅到我們。”

“誰打輸咱們打誰,就是趁對方病要對方命,吞併對方的地盤壯大咱們的實力,那怕與贏家平分也無所謂。”

“孫劉不管誰死,咱們吞掉輸家一半的土地人口,再面對那個獲勝者都有著絕對的優勢。”

眾人聽的紛紛點頭,同時在心裡暗罵司馬懿雞賊,只給領導提建議,不替領導做選擇。

這種明哲保身的做法太值得學習了。

曹操看著司馬懿眼中警惕一閃而過,很快被讚賞取代,笑問道:“那你覺得孫劉誰會獲勝?”

“劉備……”司馬懿想都沒想便脫口而出。

孫劉開戰,在場沒人覺得孫權會贏!

理由很簡單,首先劉備從黃巾之亂就開始打仗,打了幾十年越打越強,孫權才領過幾次兵?

其次劉備師出有名,蜀軍上下為關羽報仇心切士氣必然高昂,吳軍則反之。

反正曹操不覺得大耳賊會折在孫碧眼手裡。

曹操問道:“現在利弊都分析清楚了,都說說吧,打誰?”

“伐吳……”劉曄怕再不發言就沒機會了,搶先開口道:“攻蜀不可取,蜀道艱險難行,到處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隘,漢中又有魏延這樣的名將鎮守,劉備就算戰敗也未必會讓咱們討得了便宜,劉備若勝咱們更慘,能否安全退回雍涼都成問題。”

“伐吳則不一樣,劉備勝了,他拿荊州咱們拿江東,江東在手,面對重新奪回荊州的劉備咱們依然有著絕對優勢。”

“劉備如果僥倖敗了,咱們則可以趁著吳軍主力都在荊州的機會渡過長江奪取吳郡,只要拿下吳郡咱們在長江以南就有了立足之地,屆時想怎麼收拾孫權還不是全看大王的心情嗎?”

“臣附議!”華歆說道:“巴蜀那地形真心不好打,搞不好會為孫權做嫁衣的。”

打巴蜀嫌路難走,打荊州怕被孫劉聯合針對,如此就只剩下打東吳一條路了。

曹操猛拍桌子說道:“那就這麼定了,伐吳,回去暗自準備將各地的糧草儲備都報上來,等孫劉一開打就悄悄運往合肥,這次寡人一定要拿下吳郡,在江東給朝廷搶塊落腳之地。”

“喏……”眾人行禮正要告退,傳令兵進來拜道:“大王,東吳使者趙諮奉孫權之命入京,說要面見大王。”

曹操樂了,笑道:“看來孫權已經急眼,開始病急亂投醫了,不見,先晾他幾天。”

傳令兵又道:“趙諮還把于禁將軍帶回來了。”

“什麼?”曹操猛的站起,瞪著傳令兵眼中滿是殺意。

劉曄司馬懿等人同樣吃驚的向傳令兵看去。

……

(這裡解釋一下,歷史上曹操是在看到關羽的首級後被嚇死的,但因為主角到來,曹操沒機會再看到關羽首級,所以我以此為契機將曹操的命運做了略微改動,讓他死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