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東閣大學士王守仁和華蓋殿大學士楊一清,這五人中除了楊廷和之外,其它四人都是周重整治吏治和變法的核心力量。

說起來周重要推行改革和整頓吏治,最好是能夠讓內閣和他一條心,這樣在推行法令的過程中。才能夠沒有任何掣肘。不過楊廷和卻不是一般人。他本來就是正德的老師。之後又被李東陽看重,將他當做內閣首輔的接班人培養,現在李東陽一死,楊廷和就成為整個南方系官員的代表,而南方系官員又佔了大明官吏的七成以上,現在周重已經吏治了梁儲和劉忠,若是再把楊廷和也踢出內閣,恐怕會讓整個官場大亂的。

另外周重也考慮到。自己在變法和整頓吏治時,朝堂上需要一個反對的聲音給他提醒,避免他在某些事情上做的太過,而楊廷和這個內閣首輔剛好具備這樣的實力和條件,所以周重這才依然讓楊廷和擔任首輔之職,甚至也沒有架空楊廷和的權力。

本來楊廷和還不知道周重要做什麼,但是隨著內閣的一系列變動,再加上週重為改革和整頓吏治做的一些準備,這讓政治觸角十分敏銳的楊廷和也終於察覺到周重的目的,這讓他在震驚的同時。心中又十分的矛盾,不知道自己該在這場變革中站在什麼位置?

說起來楊廷和是南方系官員的代表。大明官場上的**之風由來已久,若是進行改革的話,那麼肯定會牽扯到整個大明官場,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人數最多的南方系官員,而他身為南方官員之首,自然要維護自己一方的利益,但是身為大明的首輔,他也希望可以徹底革除大明官場上貪腐之風,這不但是對大明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於他這個首輔來說,同樣也是一件留名清史的好事。

也正是楊廷和的這種矛盾心理,所以對於周重在改革前做的一些準備,楊廷和一直都是報著公事公辦的態度,即不阻攔也不大開綠燈,有了問題他也同樣會提出異議,而這也正是周重想要的,所以到現在為止,周重與楊廷和並沒有因為改革而發生太大的矛盾。

今天周重忽然將五大閣臣都召集到他這裡,楊廷和就已經有了一種預感,只是之前周重沒有明著表示要改革時,他還可以用中立的態度不偏不倚,但若是周重正式公佈大明進行改革,那麼他就不能再像之前那樣,而是必須加入一個陣營,要麼是像楊一清和王守仁那樣,徹底站在周重那邊,要麼就是像李東陽和所有南方系官員希望的那樣,對周重的改革加以抵制。

楊廷和心中矛盾重重,周重在講話之前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似乎已經看出了楊廷和的糾結,不過他並沒有在意,而是清了清嗓子道:“各位,今天請大家前來,主要商議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陛下親征遼東的事,不知各位對此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聽到周重提到正德親征遼東的事,所有人都看向王瓊,畢竟他不但是內閣大學士,同時還兼任兵部尚書,所以這種軍事的事情他最有發言權。

只見王瓊清咳一聲,站起來開口道:“啟稟監國,現在陛下率領的南路軍,以及遼東都司率領的東路軍都已經集結完畢,另外後勤方面也沒有任何問題,可以說兩路軍隨時都可以發起進攻,只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這次對朵顏三衛之戰還是以招降為主,所以在發起進攻之前,禮部已經派出使者去了朵顏三衛,希望可以說服朵顏三衛直接歸附,不用再起刀兵,畢竟只要戰事一起,不但會有無數的將士戰死,另外也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

向朵顏三衛派遣使者這件事,周重也知道,畢竟朵顏三衛本來就是大明與韃靼之間的牆頭草,若是能夠用使者說服對方再次歸順的話,那也是一件好事。

“王大人,以你之見,朵顏三衛會不會被我們的使者說動,從而脫離韃靼倒向我大明?”周重沉思了片刻開口問道,王瓊雖然人品有問題,但才幹卻可以稱的上是大臣之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