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殲滅。而華軍主力卻乘蘇軍混亂之機,一舉實現了包圍。中國坦克群迅速衝過特種部隊搶佔的各個重要橋樑要隘。向縱深發展。

為了對付蘇軍,中方透過從原來的白俄軍、流亡到中國的哈薩克部隊和白俄後裔中招募志願者,組建了幾個師的兵力,稱為“俄羅斯解放軍”。

這些志願者大多經歷過槍林彈雨的洗禮,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至少精通兩種歐洲主要語言,尤其是英語和俄語。他們加入突擊部隊後,中國方面又對他們進行了高度強化訓練。

透過陸軍情報部、國土安全部和聯邦調查局提供的情報,這支特殊部隊獲得了進行遊擊戰所需的大量特種器材。透過在俄國的雙重間諜,他們獲得了大量俄國製造的炸藥。地雷,衝鋒槍和無線電裝置。

在得到授權後。中方制訂了組織突擊隊潛入敵後,配合華軍主力實現蘇聯後方突破的“雪狼行動計劃”。

根據計劃,中方的一些首腦在這支被稱為“俄羅斯解放軍”的部隊中親自挑選了幾千名能說俄語,英語的官兵,組成突擊隊。又從歷次作戰的繳獲中搜集蘇式服裝,車輛,坦克,槍支及一切能證明蘇聯人身份的用品,讓突擊隊裝扮成一支十足的蘇軍部隊。在華軍發動攻勢前夕,這支操俄語,穿蘇軍服裝,挎蘇式衝鋒槍、乘蘇式吉普和蘇制坦克的突擊隊,乘夜黑偷越蘇軍防線,直插蘇軍後方。然後分散成無數支小分隊,在蘇軍防區大搖大擺活動。他們可以割斷電話線,捕捉蘇軍傳令兵,把表示雷區的紅色標記移到沒有地雷的安全路段,倒轉路標,把蘇軍援兵和補給車隊引上歧途。同時還可以搶佔重要橋樑渡口,接應華軍主攻部隊。…;

在潛入蘇軍後方的特種部隊的配合下,華軍在幾天之內,就撕開了蘇軍防線,向前突進近數十公里。蘇軍面對華軍的攻勢,一時竟束手無策。

混亂局面持續了幾天,蘇軍參謀總部才弄清造成混亂的真正原因。一支蘇軍的偵察車隊在前線截住了一名華軍傳令官,從其公文包裡搜出一份標有“雪狼”行動計劃的絕密檔案,從中瞭解到蘇軍目前的混亂皆由白俄出身的羅曼諾夫上校及其指揮的幾千名華軍俄裔突擊隊員所造成。

蘇軍參謀總部根據繳獲的檔案,下令各種組織力量,消滅華軍派來的白俄突擊隊,但這卻進一步引起了蘇軍更嚴重的混亂。

這些華軍中的白俄士兵和蘇軍士兵一樣,凹眼高鼻,身健腿長,泛紅的面板上生長一層白毛,從面貌上看不出任何異常,因而很難加以區別。

要在數十萬身穿蘇軍制服,操俄語的蘇軍中,搜出幾千名假蘇軍士兵,無異於大海撈針。結果,不但是包圍圈中的蘇軍,駐守在後方几百公里戰線上的百萬蘇軍也因為相互盤查,弄得人人自危。

每一個過路者,不論經過哪一個岔路口或哨位,即使穿戴整齊,出示過完整的軍階、證件,也免不了各種奇怪的盤問。甚至連蘇軍第5坦克集團軍司令利久科夫將軍也在一天之內受到蘇軍崗哨的三次嚴格盤查,每次盤查他都必須回答關於社會生活的三個不同問題。幸好有幾個過路士兵認出了他是集團軍司令。他才沒有受到進一步刁難。

在這同一天,全線有幾百名蘇軍官兵因不能正確地回答關於社會生活的各種怪問題而被臨時拘捕,其中不乏身負緊急使命的高階軍官。經過仔細審查,幾百名被拘官兵沒有一個是中國突擊隊員。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周圍的城市本身也已遭到威脅和影響。成千上萬的工人從城西開始環繞城市築起三道防線,最外緣的防線長達三百英里。當時已有多個由民兵與工人組成的民兵營,其數量還在逐步增加,因為許多營還在源源不斷地開入這些防線,接受戰火的洗禮。蘇軍東方方面軍現在雖然還沒有潰散,但實際上已處於極度的混亂之中。有些師只剩下幾百名步兵,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