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戰”及“凱爾特海大海戰”兩役灰飛煙滅的大英帝國海軍中興的象徵。加上一戰後英國建造的“海軍上將”級戰列艦,在很多人看來,大英帝國海軍又恢復並保持了昔日的輝煌。儘管德國和義大利的海軍計劃對英國海軍來說是相當大的威脅,但英國海軍有信心在不依靠外援(美法華三國海軍)的情況下,保持住自己的海上優勢。

英國人除了對遠東的日本海軍保持著極大的警惕之外,眼光一直緊盯著德國,德國海軍的悄然興起,並沒有躲過英國人的眼睛。在德國建造了6艘3萬噸級的“沙恩霍斯特”級多用途輕型戰列艦之後,英國海軍也並沒有將德國海軍放在眼裡,直到有一天,“大德意志”號戰列艦碩大雄偉的身姿突然出現在瞠目結舌的英國人面前。

從3萬噸一下子躍到17萬噸,英國人花費了好些腦筋,才搞明白德國人腦子裡想的到底是什麼,也瞭解了日本人為什麼會也要建造類似的東西出來。

希望透過“單艦作戰優勢”來抵消敵人的“數量優勢”,在這一點的認識上,德國和日本其實沒有任何區別。

#c

(四百三十九)旗開得勝,“聲望”歸天

“我想,英國人這一會兒怕是已經得到我們出發的訊息了。”呂特晏斯看了看錶,目光盯在了桌面的海圖上,“英國人這一次不會等,他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張開網等著我們。”

“所以我們的行動要快。”艦隊參謀長看了看舷窗外面的船隊,說道,“最好在他們找到我們之前,我們能將登陸部隊送到目的地。”

“那樣我們就能夠輕裝上陣,和他們好好較量一番了。”林德曼說道。

“那是最好的情況。”呂特晏斯點了點頭,“不過,我們還是要做好和英國人中途遭遇的準備。”

“除非英國人一小時都不浪費地、迅速地把兵力機動到適當的位置,否則,挪威對我們來說是敞開的。長官。”林德曼說道。

正在呂特晏斯和部下商量戰鬥細節的時候,他們的對手,也沒有閒著。

“‘大德意志’號已經出動了,伴隨著它的,是德國海軍的全部主力。”一位英國海軍少將向海軍大臣丘吉爾報告道。

“德國人這是想要報當年的仇了。”大腹便便的丘吉爾咬著哈瓦那雪茄,將電報接了過來,他顯得有些漫不經心的看了幾眼,便將電報交給了第一海務大臣龐德爵士。

“丹麥只抵抗了不到4個小時。不過,這已經不錯了,也許我們不應該給他們提過多的要求。”丘吉爾來到了地圖桌前,擺了擺手,幾位軍官立刻將一張大幅的北歐海域地圖鋪在了桌面上。

丘吉爾已經得到了訊息,就在1940年4月9日凌晨,德軍突然向丹麥發起了進攻。德軍地面部隊越過丹麥日德蘭半島防線,並出動傘兵在哥本哈根和各戰略要地空降,登陸部隊在丹麥各主要港口登陸。丹麥軍隊雖然進行了抵抗,但很快便被德軍瓦解。德軍僅用了不到4個小時便佔領整個丹麥。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用什麼辦法消滅掉德國人弄出來的這個大怪物。”丘吉爾仔細地看著地圖,“德國人的目標是哪裡呢?”

“德國人的目標,應該是挪威。”龐德看了看錶,嘆息了一聲,說道,“佈雷行動已經結束,但我們在挪威登陸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了。”

“首相有他的難處,我們應該理解。”丘吉爾聽出來了龐德話裡的責怪之意,他不在意的笑了笑,象是在為張伯倫開脫似的說道,“如果能夠擊沉‘大德意志’號,我們喪失的時機都會找回來的。”

英國海軍部很早便預感到德國可能直接入侵挪威,準備派遣一支登陸部隊乘本土艦隊的軍艦,前去佔領挪威港口,並且為了阻止德國使用挪威水道運輸礦石,英國海軍部還計劃在納爾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