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1)證券交易所的股票(股權)交易,即在證券交易所的場內進行已上市公司的股權交易。
(2)櫃檯股權交易,即未上市公司在證券交易場所以外的股權交易。
(3)有形市場的產權交易,即在有形的產權市場中進行的產權交易。
(4)無形市場的產權交易,即在有形產權市場之外,透過買賣雙方一對一進行的產權交易。
2。產權交易中心
產權交易中心是指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授權的,在國有資產有償流轉過程中利用公開、市場化的方式獨立行使產權交易監督權的事業法人。其職能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透過陽光交易體系構建反腐敗的體制基礎;二是成為交易資訊資源的集合平臺;三是實現國有資產流動環節的保值增值。
3。產權交易機構的市場定位
產權交易機構的定位是撮合交易和提供與交易配套的服務,具有完全企業化運作特點。政府應該對其發展起到引導和規範的作用,但不宜做過多的行政干預。
4。三板市場(場外交易市場)的含義
三板市場主要指“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和地方產權交易市場。
“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是根據中國證監會解決歷史上遺留問題的既定政策,2001年6月12日由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業務試點辦法》,對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在未上市前的股份轉讓做出的安排,即證券業協會選定6家券商,利用其下屬的318家分佈在全國各地的證券營業部,採取每週3天,設漲跌幅比例限制為5%的方式進行代辦轉讓。2001年7月16日,由指定的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業務正式執行,首批掛牌公司包括大自然、長白、清遠建北、海國實、京中興和華凱。2002年8月29日,出於維護退市公司流通股東權益的考慮,該系統又被賦予為退市公司提供流通股交易平臺的功能。迄今為止,已有水仙、深中浩、粵金曼、上海國嘉、深金田等退市公司在該系統掛牌交易。
地方產權交易市場由原體改及財政、國資系統組建的產權交易所和由科委系統組建的技術產權交易所兩大部分組成,其主要特點是以做市商或會員代理制交易為特徵,進行產權、股權轉讓及資產併購、重組等。從1988年武漢市成立全國第一家產權交易所至今,最多時全國有200餘家產權交易所,尤其是近兩年來,地方性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十分迅猛,其主要原因是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缺少金融服務支援,更缺少資本市場的支援。
5。產權交易流程
(1)產權交易出讓方提交檔案。
(2)產權交易出讓方提交檔案齊備後,產權交易中心出具產權交易受理通知書。
(3)產權交易專案掛牌15日,透過產權交易中心網站、電子顯示屏等多種渠道對外公佈資訊。
(4)掛牌期滿後,出讓方和受讓方簽訂《產權交易合同》,同時,受讓方提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近期資產負債表。
中小企業常見的股權融資方式(2)
(5)產權交易結算交割,受讓方將產權交易價款交產權交易中心。
(6)交易款到賬後,產權交易中心稽核並出具產權交易鑑證書、產權轉讓交割單。
(7)交易雙方繳納手續費,領取產權交易鑑證書,交易雙方各按被轉讓企業資產總額(評估值)的一定比例繳納手續費。
(8)交易雙方持產權交易鑑證書,在工商等部門辦理變更手續,同時,出讓方領取產權交易價款。
(二)股權出讓融資
股權出讓融資是指企業出讓部分股權,以籌集企業所需要的資金。企業進行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