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入城內,袁譚公子總算還有鄴城這個立足地。

不過這也夠了,回城清點兵馬時,袁譚公子這才愕然發現,鄴城裡的三萬守軍竟然已經不足萬人,帶出城的糧草輜重丟了精光不說,鄴城裡飢寒交迫的百姓還乘機搶走了許多鄴城存糧,使原先的庫藏糧草直線下降到了不足三成,袁譚公子大怒,立即命令軍隊調查和逮捕搶糧百姓,發誓要奪回自己丟失的每一粒糧食!

更加打擊袁譚公子的還在後面,一直到了天明時刻,袁譚公子才知道沒有回城的自軍大將張南和彭安等人,並非是死在亂軍之中,而是帶著親信隊伍投降了徐州軍,徐州軍圍城工事旁擠滿了投降士兵,還有不少鄴城本地士兵乾脆是拖家帶口的向徐州軍隊投降。

讓袁譚公子意外的是,張南和彭安這些大將都乘機投降了,倒是第一個開啟城門逃命的西門守將馮禮逃回了城來,還跑到自己的面前表功獻媚,但袁譚這次說什麼都不肯獎勵這個忠臣了,馬上就大吼道:“把他推出去,亂刀分屍,屍首拿去餵狗!”

“主公饒命!主公饒命!末將忠心耿耿,末將忠心耿耿啊!”

其實是想回城後找機會獻城立功的馮禮將軍被推出去了,帶著不該貪心不足的懊悔被亂刀分屍了,袁譚公子也一屁股癱坐在了樓板上,看著樓下地面上的積水發呆,口中喃喃,“怎麼辦?怎麼辦?”

“主公勿憂,幹有一計,定可反敗為勝,扭轉乾坤。”高幹忽然湊到了袁譚公子的耳旁,低聲說道:“前番主公請降,陶賊許主公不死,今我軍連戰連敗,已至窮途末路,待到天晴雨歇,主公再派人去請降,陶賊必然相信我軍降意,然後又說陶賊上次在官渡欺騙我軍,我軍怕他食言反悔,須得陶賊親臨城下證明招降誠意,我軍才能相信,陶賊貪圖速定北方,必然同意。然後…………。”

聽了高幹的計策,窮途末路的袁譚公子沉吟了片刻,很快就要咬牙說道:“好!賭一把!若能殺了陶賊,城外陶賊兵馬再多,也不足為懼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五章 袁譚請降

和高幹分析的一樣,陶副主任當然在貪圖速定北方,因為出兵在外可不是什麼鬧著玩的事,不算臧霸和侯成的兩路偏師,僅僅只是陶副主任率領的十二萬主力,每天就至少要消耗八千斛的軍糧!就這,都還沒有算上民夫口糧、路途損耗和戰馬精料這些其他開支!

消耗如此巨大,徐州本土雖然富庶,陶副主任控制的土地也已經算是廣大,但是受這個時代的生產技術、生產力、道路交通和運載手段等等影響,這樣的消耗對徐州軍而言還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鐵公雞陶副主任更是暗暗心疼不已,只恨不得是一天滅袁譚,兩天定冀州,三天平匈奴,四天就一統北方三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僅僅因為預料外的冬天嚴寒,徐州主力就在鄴城戰場上浪費近兩個月時間,再加上攻邯鄲和迎戰幽州主力花費的時間,徐州軍隊實際上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才達到了一半的既定戰術目的,利用漳水堵住了袁譚軍的所有突圍道路,至於何時才能達成既定戰術的最終目的,取下袁譚公子的項上人頭,奠定迅速平定北方三州的堅實基礎,那就是誰也不知道的答案了。

陶副主任不知道何時能夠取下袁譚公子的項上人頭,是因為陶副主任不知道鄴城裡的糧食還有多少,還能讓袁譚軍支撐多少時間,但是從袁軍眾降將交代的情況來看,這是一個絕對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