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到底有沒有把我們進兵冀州的路線提前洩露給曹賊隊伍,更不知道曹賊隊伍是否已在我們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陷阱?”
“文和先生說得對,這點是不得不防。”楊奉點頭,又轉向旁邊的韓暹埋怨道:“老韓你的脾氣就是改不了,抓到了董昭奸賊,你起碼得先拷問一下情況再動手嘛,就這麼把他殺了倒是解氣了,可這個奸賊到底洩露了什麼軍情給曹賊,我們就沒辦法知道了。”
“是怪我。我當時氣壞了,沒想那麼多就下了手。”韓暹倒也爽快,坦然承認了自己的衝動,又道:“不過也沒關係,不管董賊有沒有把訊息洩露給曹賊,我們換一條路走不就行了?”
“不能換路。”賈詡搖頭,臉上擔憂更深,道:“我們的隊伍缺乏戰馬,老弱婦孺又多,還攜帶有大量的朝廷典籍與御用之物,行軍速度快不起來,如果棄大道走小路,行軍速度只會更慢,李傕郭汜二賊一旦領兵追來,只怕……。”…;
楊奉和韓暹等人都閉上了嘴巴,都知道賈詡的擔憂全是實情,倒是咱們的楊長史滿不在乎,道:“楊車騎,韓徵東,文和先生,在下冒昧建議,我等可以先走波縣到野王,直接在野王補充了糧草再北上邘城轉走官道。這麼一來,只要我們能在李郭二賊追上前抵達野王就安全了,到時候我們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堅守野王等待援軍就行了,只要本初公的迎駕軍隊一到,看他李傕郭阿多和曹孟德敢放半個屁不?”
聽了楊長史這番話,楊奉和韓暹都是大點其頭——楊奉等人之所以棄守洛陽,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洛陽缺糧和城池殘破,無法長期久持,不得以才棄洛陽奔河內,而野王有糧又有城池保護,實在不行完全可以堅守野王等待援軍,所以楊奉、韓暹和董承等人沒有猶豫,也沒再徵求賈詡意見,馬上就一致決定先把漢獻帝送到野王再說,還立即派出信使趕往野王,通知張揚做好迎駕準備。
楊奉等人做出這個決定時,賈詡始終面無表情,瞟了楊長史一眼後,賈詡忍不住在心裡嘀咕道:“這傢伙果然夠狠,嫌張雅叔的實力被削弱得還不夠,一定要禍水全部引到張雅叔身上才舒心。”
“不過也沒那麼容易。”賈詡又在心裡暗暗琢磨道:“張雅叔是大漢忠臣不假,但他也沒有忠心到痴傻的地步,這次為了迎駕護駕,他已經做出了那麼多犧牲,怎麼可能還繼續給天子陪葬?這次就算張雅叔肯,只怕他的麾下文武也不肯了。”
被賈老毒物的烏鴉嘴言中,第二天,當楊奉等人聽了楊長史的餿主意棄官道走小路後,不僅行軍速度下降了許多,直到下午才抵達早已在戰亂中廢棄的波縣小城,還沒等漢獻帝的隊伍渡過沇水,張揚就又派人送來了訊息,說是鑑於曹賊主力渡河,河內郡治懷縣告急,自己只能是趕緊率軍押糧趕往懷縣救援,所以請漢獻帝不要再移駕已經是空城一座的野王,繼續按原計劃走官道往冀州,答應進貢給漢獻帝的五百斛糧食,自己也已經派心腹將領送到邘城,只等漢獻帝的隊伍抵達便可獲得補給。
聽到這訊息。到野王去吃一頓乾飯的夢想落空,咱們的楊長史當然是如遭雷擊。楊奉、韓暹和董承則是急得直跺腳,大罵張揚糊塗。不急著來迎天子反而去救懷縣,簡直就是糊塗透頂!惟有賈詡是不動聲色,知道張揚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以自保為上——這個時候把漢獻帝迎到身邊護駕,不是主動勾引李傕郭汜和曹老大圍毆張揚是什麼?已經在迎駕護駕一事中元氣大傷的張揚隊伍,還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