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射進他們的身體!發現了這一情況,死裡逃生的顏良文丑驚喜萬分之餘,難免又萬分疑惑,“君子軍,為什麼要對我們手下留情?剛才如果他們是用普通羽箭,我們哥倆可就一個都別想活著回去啊?”

這時,袁紹軍士兵又大叫了起來,“二位將軍快看,君子軍又回來了,還打出了白旗,好象是想和我軍答話。”

顏良和文丑抬頭看去時,見本已經逃遠的君子軍果然去而復返,前隊還有一人手打白旗不斷搖晃,確實是想要和自軍答話的模樣,顏良文丑也不遲疑,趕緊整理隊伍,要求將士沒有命令不得進攻,然後一起拍馬來到陣前,準備與君子軍的將領答話,瞭解君子軍為何對自己手下留情。

不一刻,兩軍重新對齊,一名穿著皮甲的俊美青年與一個大胖子將領從君子軍旗陣下越眾而出,那俊美青年遠遠的向顏良和文丑拱手行禮,大聲叫道:“在下徐州刺史陶應,見過顏良文丑二位將軍,剛才之事,讓二位將軍受驚了,還望二位將軍海涵,不要在意。”

伸手不打笑臉人,見陶應態度恭敬有禮,又感激陶應的活命之恩,顏良和文丑忙也在馬上抱拳還禮,然後顏良迫不及待的大聲問道:“原來你就是陶應陶使君啊,末將顏良,見過陶使君,敢問陶使君,剛才為何對在下與叔惡兄弟手下留情?剛才只要使君願意,在下與叔惡兄弟的命可都沒有了。”

“三個原因!”陶應也不隱晦,直接就大聲說道:“第一,應久聞顏良文丑二位將軍大名,深知二位將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也都是義薄雲天的英雄好漢,心實愛之,這才命令士兵拗去箭頭,以免傷到二位將軍。”

“使君過獎了,末將等實不敢當。”文丑謙虛,又滿肚子疑惑的問道:“使君。貴我兩軍乃是戰場對手,使君就算知道末將薄名,也與末將素無怨仇,又為何手下留情?”

“這就是剩下兩個原因了。”陶應笑了,笑道:“第二個原因,應此次出兵昌邑,並不是來救呂布。也不是來與二位將軍廝殺,自然不願與二位將軍結仇。至於第三個原因嘛,不瞞二位將軍。其實在下早有意與二位將軍的主公袁公和解,罷兵停戰,在下派去冀州拜見袁公的使者。這會或許也應該抵達高邑城了,在這種情況下,陶應自然更不想傷害二位將軍,與袁公結下深仇。”

“陶使君想與我家主公罷兵停戰?”顏良有些驚奇的問道。

“正是如此。”陶應鄭重點頭,又道:“顏將軍,文將軍,貴我兩軍其實從無冤仇,僅在發乾有過一次小衝突,結果也是以家父慘敗而告終,家父不幸仙逝之後。陶應又與公孫瓚斷絕了盟約和往來,為的就是準備向袁公求和締盟。陶應斗膽,想請二位將軍把今日之事飛報到袁公面前,向袁公說明陶應對貴軍的友好之意與尊崇之情,若能如此。陶應將感激不盡。”

顏良和文丑還算有點良心,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後,又一起說道:“陶使君請放心,為了報告你的活命之恩,我等定會派出信使快馬,向主公稟報今日之事。但我家主公是否接受使君求和。我等無權做主,還請使君海涵。”…;

“多謝,多謝二位將軍。”陶應大喜抱拳答謝,心說只要楊宏那個馬屁精能夠順利抵達冀州,袁紹又看到顏良和文丑的書信,接受老子求和就大有希望了。

這時,那邊的文丑又好奇問道:“陶使君,剛才你說貴軍這次出兵昌邑,既不是為了與我軍交戰,也不是為了來救呂布,那貴軍的出兵到底是什麼?”

“陶使君,請恕末將事先言明。”顏良也趕緊說道:“末將知道使君與曹孟德之間有著無數血海深仇,但我軍與孟德公締有盟約,主公命我等率軍南下,也是讓我軍協助孟德公作戰而來——所以,如果使君是來與孟德公交戰,那麼十分抱歉,我軍只能與貴軍奉陪到底!”

“二位將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