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錐,它摸起來是金屬的,四個正三角形的面都被鍍成金色,三稜錐四個角的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綠。

“希瑞,我把這東西命名為‘百慕大’,轉動四角,它釋放出來的次聲波就可以讓你周圍的電氣裝置失靈……”

龍熙蕊輕輕扭動紅色一角,夜瞳的聲音即刻消失了。當她扭回時,夜瞳的聲音又立時出現。“以紅、黃、藍、綠為序,次聲波的震盪頻率依次增強。”

“這麼說,兇手手裡也有一個‘百慕大’嘍!”龍熙蕊推論道。

“如果把‘百慕大’賣給軍方或特工組織,那至少是上百萬的買賣。所以千萬別小瞧那個傢伙,兇手不劫色,不貪財,那麼他做出這一切來顯然別有所圖。”

 。。。  

第十一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

安謐恬適的鋼琴曲從音箱內徐徐飄出,溶解在房間的空氣裡,流淌入心,幽媚輕婉。

“小茜,還記得學生時代嗎?你是一個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好學生。整潔的校服,鮮豔的紅領巾,漂亮的麻花辮子,滿分的成績單。”謝桑秋坐在沙發上,一邊說一邊翻著皮茜的相簿,幾乎每張照片上的她都在笑。

此刻,床上的皮茜那蒼白的臉上卻是一副百無聊賴的神情,她的嘴緊緊閉著,跟她的心一樣。

“你從小就是一個愛笑的孩子。”謝桑秋繼續低頭翻著相簿,看著照片上的皮茜。“郊遊的時候,你笑得是那麼甜蜜;辯論的時候,你笑得是那麼自然;畢業的時候,你笑得是那麼灑脫;全家福上,你笑得是那麼溫馨。”她的聲音更像是一支筆,能夠在人的心裡不斷勾勒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圖畫。

皮茜不自禁地閉起了眼睛,似乎在聆聽她聲音中的畫面,萬念俱灰的臉上居然泛起一絲淺淺的笑意。

即使只是一絲淺笑,也沒能逃過謝桑秋的眼睛。

“高考那年,你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師範大學。回想一下校園裡的美好時光,你的天生麗質、多才多藝,以及平易近人的性格,使你的生活像花季一樣多姿多彩。”她說著翻開了另一本相簿,那裡面的皮茜已經出落成一個落落大方的妙齡少女。“你在校園歌唱比賽中還得了獎,可以告訴我你當時演唱的曲目嗎?”

“《最熟悉的陌生人》。”皮茜終於開口了,儘管聲音很小。

“那是蕭亞軒的歌,旋律有一點兒低沉,那麼你的聲音一定很厚很有磁性。”謝桑秋說完暫停了正在播放的鋼琴曲,緊接著換了一張她剛剛在碟機旁發現的cd進去。很快,房間裡迴盪起了那首歌經典的旋律和蕭亞軒那兼具張力與柔情的聲音:“還記得嗎?窗外那被月光染亮的海洋!

你還記得嗎?是愛讓彼此把夜點亮!

為何後來我們用沉默取代依賴?

曾經朗朗星空,漸漸陰霾!

……”

音樂是一種旋律,一種語言,一種心境,是歡樂、悲傷、興奮、憂鬱等情緒以聲音形式的體現,它可以抵達人的內心,撥動人的神經,讓人在流動的、玄想的體驗中解脫靈魂。

樂者,心之動;樂者,魂之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皮茜竟附和著歌聲哼唱了起來……

“只怪我們愛得那麼洶湧,愛得那麼深!

於是夢醒了,擱淺了,沉默了,分手了,卻回不了神!

如果當初在交會時能忍住了激動的靈魂,也許今夜我不會讓自己在思念裡沉淪!”

曲終情未盡。皮茜抬起頭望著天花板,又好像在迴避謝桑秋的眼睛。“那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我已經不記得自己曾經唱過多少次了。”

謝桑秋按停了碟機,樂聲消失了,但房間裡的氣氛卻擺脫了之前的沉悶。她說:“聽得出來,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