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明自己的態度和懂得低調做人的道理,參加了一兩次,都是謹言慎行,有時候更是“虛心學習”一言不,在醫院各科室專家的眼中到也能夠博得一個“少年老成”的評語。

今天這次“會診”已經是“例行”第二次了。第一次所謂地會診在白文靜眼中開起來的像是老人家們的“茶話會”,聽地白文靜昏昏欲睡,可惜就是沒有半點實質性的內容。

對此白文靜到是不感到稀奇。因為這裡面有吳慈醫院的醫生結構組成的歷史性原因。

先第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專家們的年齡大部分都在四十到六十歲左右,過度偏老齡化。主要集中了本院多年以來一同成長起來的老同志,還有其他醫院或是大學即將退休的老教授。每個人都擺“老資格”,相信的都是自己多年來地經驗,所以對他們而言所謂的會診也不過是手術前走個過程,一個程式而已。

再,就是專家們都喜歡把重要的事情留在最後再說,你看吧。要是不到臨手術前的最後一次會診,手術方案就死活不會確定。

所以到了最後,習以為常的眾人就會把這種拖沓浪費時間的行為當成“慣例”,誰也不好說,也不敢說,這樣沒有效率的會診究竟有無改革的必要。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習慣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一旦誕生,就難以改掉。

而白文靜對此也拿不出來什麼實質性的辦法,誰叫他輩份低。年紀小,人微言輕呢。當然,如果會診地過程中大家反應過於激動,有時候“茶話會”的熱烈程度還會逐漸升級。具體如何,就不必細說了。

會議開始提前十分鐘,白文靜拿著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手術方案走進會議室的時候,會議室內早已經“煙雲繚繞”、“氣象萬千”了,濃濃的一股煙油子尼古丁的味道刺鼻而入,讓人不由得皺眉頭。

會議桌一圈此刻已經坐了差不多十多位老醫生老專家,喝著茶水抽著香菸。聊的也都是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小事。見到白文靜進來,除了幾個脾氣好的老專家點頭表示一下,其他人都對白文靜視而不見。

見此白文靜到是不以為意,自己在角落找了一個位置坐下。就等候著會診的開始。不過當他同樣悠閒地打量會議室內的其他人時,卻正好看到正對面同樣坐在角落裡的盧佳馨,而盧佳馨顯然也在看他。

兩個人相視一眼,目光卻又瞬間分開,笑一笑也就算是打過招呼。如此生疏些許是因為會議室內人多眼雜的緣故,當然,也有可能是某些人感到一絲心虛。

很快會診就隨著院長範永林地到場開始了。

會診一開始第一個程式,自然是範永林以醫院領導的身份先表一番“振奮人心”的開場白。講幾句“共建和諧社會”之類的話。鼓舞一下大家的積極性。這個程式大概十分鐘,卻是每場必聽的內容。雖然所說的內容千篇一律,但是用詞造句卻沒有一次重樣的,就這一點就不由得白文靜不感到佩服。

等到言完畢,範永林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潤潤嗓子,便笑著對左右說道:“病人手術就安排在下週三了,留給我們地時間也不多,各位專家努力研究一下,爭取今天就拿出一個切實可行地手術方案來。”說著開始點將,直接對心臟外科的主任醫師劉建民說:“劉醫生,雖然麻煩了一些,還有勞你再把病人地情況介紹一下。”

劉建民是上海人,今年五十多歲,帶著大眼鏡,臉上的眼角紋很重,說起話來顯得軟綿綿的,上海口音卻是不濃。聽到範永林點他名字,便立刻笑道:“既然院長點將了,那麼我就拋磚引玉說一說?”

範永林又喝了一口茶,笑道:“勞煩你了,大家都仔細聽著。”

劉建民先和大家客氣點頭示意,這才從桌子上拿出一份事先準備好的資料開始說道:“患6慶生,男,今年四十五歲。患既往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