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心懷家國(第1/3頁)
章節報錯
學院生活草草結束後,見識遠不如其他各位兄弟能力強,但也有一番大志。”
“誠然我們的學問尚淺,無法比擬朝廷大臣們的博學。”
“可作為大秦公子,我們必須心懷家國。雖然以前或許有人先提出了精彩見解,所以不敢貿然發表意見,但在家宴上,我們可以暢所欲言,至少分享各自的看法。”
“大秦歷代先王,用了上百年的時間,終於統一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國,我們作為後代子孫怎能不奮力前進、整日消沉呢?”
說罷,
秦長青環視四周揮袖示意宦官與侍女們離開。
經過短暫的猶豫後,宦官和侍女都撤退出門外,院內只留下了各個公子和公主。
秦長青起身在已經熟透的羊腿上撒了些辣椒粉、花椒粉,切割好遞給在場每個人一份。
扶蘇望著秦長青的眼睛,透露著幾分疑惑。
他始終摸不透秦長青的真實意圖。本來推測這場家宴是想聯合其他的公子,可是目前看來,秦長青似乎只是希望親人相聚溫馨用餐罷了。
他試著咬了一口羊肉。
確實味道絕佳。
隨後,扶蘇主動開口:“弟弟說得在理,家人共聚理應更加熱烈些。作為大哥,我也不能保持沉寂不說話。”
“對於如何實現長久和平……”
“我也有幾點考慮。”
“據我來看,現階段大秦應推行仁政來安撫廣大人民群眾。”
“民心穩則帝國安穩。”
秦長青搖了搖頭,接著說:
“兄長說得有點籠統。”
“我提議換個思路探討一下:假如以國家角度來看,該怎麼治理呢?而從民眾角度來看又是如何呢?我們身處宮廷之內享受無限奢華。我自己曾經親身走過一些平民區,瞭解到生活的艱辛。單純提出‘施行仁政’恐怕解決不了問題。什麼是真正的仁愛?物件是誰?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我們真正需要找到可行性的舉措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說辭。也許‘長期穩定’的議題確實有些抽象且缺乏具體實踐經驗,那換個主題來談談——你們覺得治理一個地區的重點在哪裡?”
四下一時鴉雀無聲,相互對視了幾秒鐘都無語凝噎。
確實他們都曾設想管理一方土地,不過像現在這樣被直接問出來的情況,估計還從未有過先例。
胡亥咀嚼口中肉後,稍作猶豫,接著說道:“我不知道怎麼治國,也不懂得怎樣治理百姓,但是我們大秦是以法治為基礎的國家,只要是按照法律行事的話,不論是國家管理還是群眾治理都不應該困難。”
“所以我認為,管治的核心在於法治!”
旁邊,公子高興思良久。
接著說:
“在我看來治理的關鍵是在穩定。”
“動盪的時代註定災難不斷。”
“管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首先保證整體安定。周朝延續近八百年時間,但其中不斷髮生戰爭導致家國破敗、流離失所,在這樣的條件下,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是一種奢望。如何能夠討論到治理方面?現在,在父皇英明領導下,六國之地已經歸附於我,匈奴也被擊退遠離邊境,百越勢力無法威脅大秦軍隊。只要掃清外面的威脅再清除
然而,
他對這些並不在意。
待到其他公子們都表達完意見後,扶蘇環視四周,確認沒有宦官和侍女,心中稍感踏實,才開口說道:“我以為治理天下,關鍵在於仁政。四海安寧,國家太平,百姓富裕,這就是大仁。”
“若想實現這一大仁的目標,”
“就必須推行仁政,減輕百姓負擔。”
“當百姓生活無憂,自會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