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卻看了漢室皇族專享之冊,可知這是殺頭的死罪?”

儀嘉沒成想這人會這般混淆視聽、避重就輕、蠻不講理,而曹丕則邁步出列,對著劉瀛拱了拱手:“常韌兄,別來無恙?”

劉瀛一見是曹丕其人,頓時就收了幾分氣焰:“子桓兄?真巧啊,你也在這兒!”

曹丕扯過曹沖淡淡一笑:“不巧,這位正是家弟。我們剛才都在看你拼棋來著。”

“哈哈……”劉瀛皮笑肉不笑地拍了拍曹衝的肩膀,“難怪……愚兄見這位公子幼年機警,才學過人,原來是曹公的兒子,哈哈!”

曹丕還要約劉瀛一起出去逛逛,劉瀛哪裡敢接這茬兒,連說自己家中母親身體有疾,想要回去侍奉,就不打擾各位雅興。

等到劉瀛走後,那位青衣公子才衝著曹丕等拱手相謝:“若不是幾位公子,小生就被那順王世子給愚弄了,在此謝過。”

曹衝似乎對這位青衣公子甚有好感,還追著問人家名字。

那人駐足淺笑:“在下週不疑,字元直,諸位後會有期。”

儀嘉拍了拍自己的小腦袋,這“周不疑”三個字明明熟得很,可就是想不起來在這人身上究竟有何典故,卻偏生會有著一種隱隱不詳地預感……當真奇怪。

吃吃玩玩一個晚上,還跟劉瀛幹了場嘴仗,累到不行的儀嘉提起即刻準備回家,可奈何曹彰正玩到興頭之上,曹植和曹衝也不想回府還想閒逛,最後曹彰一拍巴掌定案道:“這裡跟任家當是離得很近,不如咱們去未來二嫂家中討宵夜吃如何?”

聽得曹彰這般說起,儀嘉才想起二阿兄在年前就已經定親了。未來的二嫂子姓任,家中父親既不從政又不從軍,之前只是一個地方上的鄉紳而已。

曹操現下在朝中基本處於“隻手遮天”的狀態,而曹丕則是曹操較為看好的嫡子,同時也是長子,即便配個公侯嫡女也是不虧的,誰知曹操最終卻力排眾議欽定了任家姑娘任桐秋。

關於這定親背後的真相,儀嘉一共聽過三個版本。

版本一,說是曹操迷信,經過幾位得到術士卜卦過後,發現這任桐秋姑娘跟曹丕命格百年好合最是相宜,並能助力曹丕成就好一番事情,因此便找了這個姑娘做長媳。

版本二,這任鄉紳是曹操的大恩人,曾經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救過曹操一命。曹操這人重情重義知恩圖報,覺得大恩不言謝,當以實報之,所以就將兒子配了人家女兒權當報恩。

版本三,曹操在建安元年以來一直搞“軍屯”和“民屯”,需要這些鄉紳的幫助和支援,而在他人還在觀望的時候,這任鄉紳第一個挺身而出起到了很大的示範帶頭作用,也讓曹操後幾場戰役的軍糧方面有了很大保障。所以曹操才會決定,聘娶任家姑娘來做曹丕的妻子。

就儀嘉個人來說,覺得第三個版本比較像真的。而透過曹徽和曹丕兩人的婚事、以及後世所流傳的“三女共事漢獻帝”事件來看,曹操不是一個會將兒女婚姻後的幸福指數放在頭位的人。

那她呢?她也會被當成阿父政治生涯中的籌碼麼?

儀嘉暗暗給自己打氣,阿父這般器重你,就算你是籌碼,也是那種比較有重量的那種籌碼。

提起任氏,曹丕面上表情一直都是淡淡的,對曹彰的提議不說認同也不說反對,儀嘉知道這是他默許了,便牽住二阿兄袖子撒嬌道:“走吧,我累了。”

任鄉紳任重明顯對這幾人的到來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並把原本打算洗洗睡了的任桐秋二嫂子叫出來待客。

曹丕同任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