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爺爺一定就是從這裡進入密室的。

“隔牆有諜,好爽啊!你爺爺一邊做道士,一邊還找了一份臨時工,做的是反特工作。”潘天棒陪著小敏,安慰她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潘天棒最嚮往的工作是做箇中國的詹姆斯邦德。

“不對啊,我爺爺不應該是道士,他解放初期一直是建築師。而且,而且,信中還提到了奶奶。”小敏表情也有些疑惑,因為落款寫的確實是“上清道人徐”,文中還提到“師尊”。

“誰說道士就不能有社會職業?不能娶親生子?”老曾圍著鼎轉,一邊活動身體,一邊開啟了話匣子。“中國的道教主要教派有兩個,一個是全真教,另一個是正一教。正一教是道教起源後最早的教派呢,這個教派的道士就可以娶親生子,可以吃肉。其實,道教不娶妻不吃肉,是元代才開始的,小羅知道為什麼不?”

元代?我記得全真教長春真人丘處機西遊的故事,是他勸說了成吉思汗少殺人。“難道和丘處機有關係?”我問老曾。

聽到熟悉的武俠人物,潘天棒和小敏馬上聚精會神起來。

“當然有關係!宋末的時候,王重陽創立全真教,他的弟子大量參與抗金活動,因此在北方知名度很高,也和蒙古人多有聯手。成吉思汗聽說他們懂得長生術,就邀請他們去講道,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猜測成吉思汗一定會滅掉宋朝,就專程藉機遊說成吉思汗少殺人,成吉思汗就答應了不殺道士,但條件卻很苛刻。”

我明白了:“成吉思汗一定擔心那些抗元的宋人都披上道袍,所以條件是道士不準娶親生育後代,不能吃肉保障戰鬥體力,對吧?”

“反應夠快!猜對了。”老曾拍拍我的肩膀以示鼓勵:“這個條件談定後,蒙古人很快滅掉了宋朝。各地漢人中好多精英都加入了全真教去避禍,這樣就使得全真教在全中國普及起來。”

小敏接上口:“啊,我明白了!原來不娶親不吃肉是全真教和元朝的協議,正一教沒有這個協議就不用遵守吧?”

潘天棒說:“也,果然是上海長大的,就是算得精哈!”

“小敏答對了。不過,我對道教歷史也是一知半解,有機會要找行家確認一下。但是,這種說法確實可以解釋小敏爺爺既是道士,卻不出家的原因。”

記得老曾講過,解放初期宗教界搞生產自救,能仁寺尼姑們都靠自己勞動生活,每天上班生產豆製品和服裝。那個時期的出家人,很多也是一邊上班一邊修行。

小敏的爺爺在文中提到,寶藏是從這裡挖出來的,其中的金銀本來準備用於修復太清、上清和玉清三座道觀。要修復三座道觀,金銀的數量一定很壯觀,當年不知道在這裡挖了多大的坑。

我使勁踩了踩地下,泥土平實,沒有什麼異常。

潘天棒說:“曾叔叔,上清寺和玉清寺我是知道地點的,這個太清寺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啊!”

“嘿嘿,當年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重慶有沒有太清寺?道家講,老子一氣化三清,化的是靈寶天尊、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他們三位分別住玉清境、上清境和太清境。所以上清寺供的是靈寶天尊,玉清寺供的是元始天尊。既然有人在重慶修了上清寺和玉清寺,自然還應該在重慶再修一個供奉道德天尊的寺廟啊!”

老曾招手向我要過水壺喝了一口:“結果,我找了很多年都沒有找到,直到今年遇到一個專家,才解開這個謎!那位專家對道教很有研究,而且也是出生在重慶,從成都回來探親的。他告訴我,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上清寺是重慶人經常去逛的地方!”

說到這裡,老曾開始賣關子了:“其實,這個地方就是我們這批圖紙中的一個藏寶地。我給個提示: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小羅,你猜得到不,太清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