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溫暖溼潤起來,但是無論是以齊彥名為首的四大叛軍,還是李隆的國王軍,他們竟然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按兵不動,看來他們也都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所以一個個都等著別人先出頭。

對於朝鮮出現的這種詭異的平靜局面,周重卻是十分不滿意,因為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結果,在他的理想中,朝鮮內部最好是打成一團,這樣在前期時他可以大買軍火和糧食,以此來掠奪朝鮮的財富,後期時也可以安插自己的力量,然後從政治或經濟上控制住整個朝鮮。

也正是打著這樣的算盤,所以周重在看到朝鮮各方都沒有主動挑起戰爭後,終於有些坐不住了,於是開始主動插手朝鮮的局勢,不過他並沒有打算派兵,而是打算將自己控制朝鮮的計劃提前一步,現在就在朝鮮找一個合適的代理人,然後支援這個代理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想要扶持一個代理人,就必須對朝鮮的各方勢力十分了解,這點對於周重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因為他控制著大明對朝鮮的貿易。透過這些貿易與交流。很容易就能摸清朝鮮各個勢力的底細。

在朝鮮的五大勢力中,雖然李隆節節敗退,現在只能守著京畿道地區,但是周重卻知道的十分清楚,李隆這個朝鮮國王的實力依然雄踞各個勢力之首,包括齊彥名在內的各路叛軍,沒有任何一路叛軍可以與李隆單獨抗衡,只不過因為之前李隆的胡作非為。使得朝鮮上下對他十分厭惡,各路叛軍也鐵了心要滅掉他,所以李隆的實力雖強,但很可能是第一個被消滅的勢力,然後才是各路叛軍爭奪朝鮮的領導權。

對於周重來說,李隆應該是個不錯的合作物件,一來他本來就是朝鮮國王,而且實力最強,若是選擇他做自己的代理人,自己會少花費許多財力物力。而且像李隆這樣被所有朝鮮人唾棄的人,想要保住自己現在的位子。就只能選擇依附自己,這樣也便於周重對朝鮮的控制。

不過周重在認真考慮過後,卻是一臉可惜把李隆放棄了,因為他考慮到李隆的性格,這個人性格殘暴,而且從小就生長於朝鮮王室,個性肯定十分高傲,根本不會受別的驅使,若是自己選這樣的人做自己在朝鮮的代理,開始時對方可能還會表現的比較恭順,但說不定哪天就會給自己來一個翻臉不認人,甚至會不管不顧的與自己發生衝突,因為李隆本來就不一個理性的人,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本來就是個瘋子,所以周重認為與這樣的人合作實在太危險,還是找一個性格正常的人好把握一些。

排除了李隆後,剩下的就只有以齊彥名為首的各路叛軍,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齊彥名的忠清軍,不過他卻也第一個被周重排除在外,畢竟齊彥名本來就是大明通緝的反賊,他身為四海總督與這樣的人暗中聯絡,若是被朝中的大臣知道,很可能會引發別人的猜想,從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對於齊彥名他是絕對不會選擇的。

除掉齊彥名外,朝鮮的各路叛軍中,就只剩下平安軍、江原軍和慶尚軍這三股僅次於齊彥名的叛軍,在這三路叛軍中,平安軍發源於朝鮮西南部的平安南道,這裡與大明緊臨,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大明境內女真人的入侵,民風比較彪悍。

之前平安北道就受到女真人的屠殺,導致平安北道千里無人煙,大量的難民逃進平安北道,結果朝鮮對這些難民安置不力,再加上李隆長年在國內的胡作非為,最終使得這些難民在平安南道爆發了叛亂,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吞併後,終於形成了現在的平安軍,這些軍隊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