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齊國而來,魏相真是如此說的?”

趙國都城邯鄲的宮殿之中,已然是滿頭華髮的趙侯趙種聽完了相國公仲樂的稟報,不由得發出了這一句疑問。

几案對面坐著的趙相公仲樂,面對著趙侯的詢問,腦海之中不自覺地浮現出了昨日與魏相公孫頎相見的場景。

在重申了魏國與趙國同出一脈,又互為盟友的友好關係之後,公孫頎向著公仲樂說出了自己此次趙國之行的原因。

如今齊國先君薨逝、新君即位不久,正是朝局動盪之際,魏國有意趁此良機發兵東進。

經過之前的一番斡旋,魏國已然將魯、宋、衛三國納入了自己的陣營,此番抵達邯鄲就是想要得到趙國的支援。

腦海之中一幕幕場景流過,公仲樂對著趙種沉聲說道:“啟稟君上,魏相言談之間,都是透露出了這個意思。”

“臣以為魏、齊之間本就早有宿怨,昔日魏文侯就曾經率三晉之兵攻入齊國長城,甚至俘虜了當時的齊國國君齊康公。”

“八年之前,齊國趁著魏秦開戰之際發兵突襲,魏侯盛怒之下率諸侯聯軍大破齊軍。”

“此前種種早已使得魏齊之間劍拔弩張,此番齊國內部不穩的機會,魏國又如何會放過呢?”

端坐在君位之上,聆聽著面前相國公仲樂的分析,趙侯趙種時不時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這一番分析不僅囊括了齊魏舊怨,也符合如今的天下形勢,完全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甚至趙種都覺得自己如果坐在魏侯的位置之上,也會抓住這一次難得的機會重重地削弱一下齊國這個對手。

趙種心中的思緒越來越偏向相信這就是魏國此次的圖謀,只是當記憶深處的那一道身影出現在心頭之時,他卻是在忽然之間生出了幾分懷疑。

那道繼位十年便接連擊敗趙、韓、齊、秦等大國的身影,那位帶領魏國重新坐穩霸主寶座、被稱之為雄才大略的魏國君主,此番真的只是為了從齊國身上獲得一些好處嗎?

疑惑自心中生出,漸漸地趙種臉上的神情之中也帶上了幾分懷疑。

而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的公仲樂,當即直言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君上,是否察覺出魏相此行有其他的意圖?”

“這倒是沒有。”抬頭看了自己的相國一眼,趙種當即說道:“寡人只是覺得,依憑魏侯的氣度,該是不會貪圖眼前齊國蠅頭小利。”

趙種這漫不經心的一句話,立刻引起了公仲樂心中的驚疑。

趙種話中對於當今魏侯魏罃的那份推崇,公仲樂心中同樣是十分贊同。

十年時間,一掃魏武侯末期的頹勢,幾場決定性的大戰將魏國重新推上了霸主的寶座。

魏侯魏罃,這位文侯、武侯之後的魏國第三任君主,確實是做到了自己所能夠做到的最好。

思緒在心中流轉之間,趙種的話語化為疑惑的聲音,響徹在了公仲樂的心頭。

“如同魏侯那般的雄主,如此大張旗鼓,只是為了趁著齊國不穩謀取一些利益嗎?”

當這個疑問不斷縈繞在心頭,公仲樂從坐席之上站了起來,情不自禁地走到了大殿之中的一張列國輿圖面前。

將目光由趙國所在的北方向東南方向移轉,那些原本屬於齊國的大片土地,如今已然成為了趙、魯、宋、衛四國的疆域。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變化,乃是因為八年之前那一場由魏國所主導的諸侯伐齊大戰。

當年的平陸之會上,作為聯軍成員的四國可以說是獲得了豐厚的收益,而反觀作為盟主的魏國在東方並沒有獲得多少利益。

難道是魏國沒有能力獲得這些利益嗎?

當然不是。

憑藉魏國那時的強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