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要法律的立法工作。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大明的憲政制度似乎也已經成熟了一些,行政上面的事情都講究有法可依,不再是用朱濟世的幾道諭旨推動了。這樣做的優點是很明顯的,各種法規和制度在推出的時候就已經經過多次的論證和修改,變得比較嚴密和容易推行。而且各方面也已經達成了妥協,不會再相互制肘了。如果說有什麼不足之處,那麼無疑就是時間上的浪費了。不過,現在的大明帝國已經過了草創時期,不再需要爭分奪秒的行事了。
當滿臉大汗的潘祖蔭走進朱皇帝的御書房時,就看見御書房裡面已經坐了幾個人,左宗棠、李鴻章、劉鵬、林拱樞、湯啟文還有一個日本朝廷的代表。朱皇帝的眾多老丈人之一。現任的日本財政大臣三井八郎右衛門都已經到了。哦。這個三井八郎右衛門並沒有改用漢姓,還是沿用三井家這個老字號。倒不是不願意入華,而是三井名號已經是日本商場上的名牌,不大好改。實際上,目前日本的武士階級也沒有多少人改了姓(苗字),對於他們這些有點傳承的家族來說,苗字就是家族榮譽的象徵。怎麼能隨便改了?
除非朱皇帝賜下國姓或者別的什麼有特別象徵意義的苗字。不過過去沒有姓氏和苗字的平民倒是很愉快的從《百家姓》中找到了個自己喜歡的漢姓。
“潘卿,你來的正好。”朱濟世衝著正鞠躬行禮的潘祖蔭招了招手。讓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來。“八郎右衛門代表日本王國政府給我們提出了一些意見,是關於《農場促進法》和土地券的。他們希望《農場促進法》可以適用於日本,以便讓日本的農業加快轉型,建立起數十萬的百畝家庭農場。”
日本是個多山的島國,可耕地數量不多。即使蝦夷島的大開發取得了一些成果,全國的耕地也不到6000萬華畝。而且其中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300大名家和國王家手中。這也就給日本的百畝農場計劃賦予了另一層意義——大量沉澱在土地上的資本將集中到少數豪門手中,這等於創造了一大批大資本家,很可能加快日本的工業化程序。當然,由資本家推動的工業化和由國家推動的工業化是不一樣的。前者首先考慮能否盈利,後者則要綜合考慮許多問題。比如國家實力的提升。
潘祖蔭雖然只是個應天知府,但是他領導的黨很快就是立憲議會中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大黨。在國家的重大問題上。朱濟世都會找他商量。
“皇上,臣覺得此事可行。”潘祖蔭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其實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日本王國和大明本是一體,他們的耕地數量又少,不足大明漢地的20分之一,即使加入百畝農場計劃也沒有什麼。
“另外,日本王國政府還提出一個問題。”朱濟世沉默了一會兒,道,“日本打算效仿大明進行憲政改革,以納稅額度為投票依據。同時,朕還想讓日本王國在大明的立憲議會中擁有代表席位。”
日本要在大明立憲議會中擁有代表席位?潘祖蔭一愣,日本又不是大明的一個省,它是大明的藩屬國啊!而且,日本王國也不向大明朝廷交稅,怎麼能在立憲議會中有代表?
“這兩年來,日本王國的財政改善頗多,再過四年就可以向大明朝廷繳納貢賦了。”朱濟世淡淡地道,“因而朕打算按照‘多納稅多代表’的原則,讓日本王國擁有立憲議會的幾個席位。”
潘祖蔭知道,這幾個席位意味著什麼。眼下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在它們的議會里面是沒有代表的,擁有代表就等於獲得了和本土省份相當的地位。這應該是皇上進一步整合日本王國的舉措,不,應該是整合大中華帝國的舉措!
擔任了東林黨的副總理的李鴻章這時開口道“除了日本,暹羅王國、琉球王國、北華王國(阿拉斯加王國改名)、西華王國和朝鮮王國也將會在四年以後開始向大明朝廷繳納貢賦,皇上也想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