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朕在,而且民智也未大開,自然不怕。可是將來朕要是不在了,民智又開,只怕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太平天國吧?”

“皇上的意思是……”羅澤南一頭霧水地看著朱濟世,心裡真是不大明白這位皇帝陛下又在打什麼主意了?自打遷都應天之後,朱濟世的心思就越來越難捉摸了。

朱濟世哈了一聲,似乎就吐了一點兒胸中的鬱氣出來。只是眼神當中那點憂色是怎麼也消退不掉“現在咱們的漢人的基本地盤和太祖皇帝那時候差不多,就是關內十八省……500年啦,人口從六千萬增加到了四萬萬,地盤卻沒有增加多少,天下民生能不疲敝嗎?而人口越多,田租就越高,土地也愈發集中,天下之民至少有半數身無立錐之地,天下能長治久安?”

朱濟世知道後世某黨面對人多地少這個難題時的解決辦法就是“平分土地”,可繼而又祭出了集體化的大招,搞了近30年,最後還以失敗收場。好在1970年代末已經是工業化和貿易較為自由的時代,可以依靠工業和出口來解決過剩的勞動力,獲取足夠豐富的食物。可是在這個時代,世界貿易並不發達,中國根本沒有辦法透過出口工業品來獲取足夠的農產品。而且大明王朝透過短短几年的戰爭就推翻了滿清、驅逐了太平天國,統治了中國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在可以想見的將來,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之下,中國的人口增長率會比歷史上更快!人口的高峰也將提前到來——雖然隨著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人口並不會無休止增長下去,但是在未來50年甚至是100年內,中國的人口肯定要比歷史同期多得多!

而全世界的貿易和農業技術,並不會因為自己的到來而取得顯著的提高,雖然自己掌握的化學和生物學知識在理論上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一場技術革命。但是中國落後的工業和近代教育,都決定了中國沒有辦法消化朱濟世所掌握的先進技術。如果他過早把自己的化學和生物學知識公開,造成的後果很可能是進一步拉大中國和世界先進工業國的差距。而且朱濟世還知道,大部分先進的理論或是技術,都會被首先使用在軍事上而非工農業生產之上……

“軍師,咱們大明的出路只有一個,就是效仿西洋列強對外殖民!”

朱濟世停下腳步,往著滾滾東去的黃河,彷彿是自言自語地道“也不能完全效仿西洋……西洋列強的殖民程序太慢,他們國內的人口並不怎麼過剩,與其說是在殖民,不如說是滿世界圈地,真正殖出去的民可不多啊。而大明必須真正把民殖出去,只有這樣國內才有可能長治久安。可是要怎麼把民殖出去呢?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世界上沒有真正無主的土地!我們對外殖民的過程,對別人來說就是……滅亡的過程!不能指望這個過程在完全不流血的情況下完成,殖民等於長期的征戰!所以每一個年輕力壯的殖民者,都必須要時刻拿起武器來作戰!所有大明的開拓者都應該互相扶植,共同戰鬥,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異域他鄉真正生存下去,好好的生存。”

他忽然扭過頭,看著羅澤南“軍師,朕覺得《天朝田畝制度》中的許多條款是可以參考使用的,不過不是用於內地,而是用來殖民開拓——對某些方向上的殖民開拓。被我們送到那裡去的老百姓應該以軍事化和集體化的模式組織起來,亦軍亦民,同耕同戰……”

第534章 恩格斯方案

春風已經漸漸吹起來了,天氣也漸漸有了一點暖意。華北這片土地,度過了風潮激盪,火星四濺的那個冬季之後,漸漸的也安靜了下來。

在開封上演了一出“天父下凡,東王昇天”的好戲之後,洪秀全就順手封勇王李開芳為徵北主將,封忠王李秀成為徵西主將,封豫王張樂行(沒有在司馬鎮陣亡而是逃走了)為馬軍主將,封輔王楊輔清為徵南主將。又求王林鳳祥為徵東主將。算是將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