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講話有底氣。
在交談中聊到,金融危機期間,鑽石和黃金一樣,價格曾飛速上漲,總統先生卻立刻打破了人們在鑽石與黃金之間畫上的等號,說:“鑽石跟黃金不一樣,鑽石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虛榮心。”
這個說法似曾相識,但當它出自鑽石王國的總統口中,意義卻非同一般。
“鑽石不過是碳。倫敦的中心銷售機構(Central Selling Organization)嚴格管控著全球的鑽石市場,他們首先進行存貨,只向市場上釋放一小部分,人為的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上漲並不是因為鑽石會枯竭,而是他們控制了鑽石的市場供應。”
相信“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人們大概很難想象,全世界大多數的鑽石都被一家叫做戴比爾斯(DeBeers)的公司壟斷著,有關鑽石的各種美好象徵,當然也是他們的發明創造。戴比爾斯由英國人賽西爾·羅茲(CecilJohnRhodes)於1887年在南非創立,其初衷就是要“建立一個穩定有序的鑽石原石市場體系”,它控制著全球60%的鑽石礦,因而有能力“調節鑽石的需求走向”。其餘那40%的生產商也必須將自己家的原石以指定價格賣給戴比爾斯,否則戴比爾斯可以透過釋放庫存來壓低市場價,令你血本無歸。據說戴比爾斯的高管曾經一進入美國國境就會面臨被起訴,罪名便是壟斷。
有一部黛咪·摩爾和我很喜歡的邁克爾·凱恩主演的電影《完美無瑕》(Flawless),講的是一個面臨解僱的鑽石公司女員工和即將退休的清潔工聯手盜竊鑽石保險庫的故事。電影裡鑽石堆積如山的寫實畫面令我印象頗深。鑽石並不是我們這個地球真正意義上的稀缺資源,聽說地下還有無盡的鑽石礦未被開採,它的價值只是壟斷的結果,它的意義也只是人為的賦予。
“鑽石不過是碳”,這並非秘密,而是常識,我們在初中化學課上早已瞭解。碳是自然界分佈最廣、儲藏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遇到合適的溫度和壓力,便形成了鑽石。可惜,鑽石商和奢侈品商的鉅額廣告營銷費足以收買各種媒體,特別是有關“生活方式”的,也足夠僱用最龐大的水軍,和各路名人——由不得你不信: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戴比爾斯公司花了20年時間終於讓中國女人相信:鑽石的克拉數是愛情的象徵。”2011年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這純屬營銷作祟,鑽石除了觀念中的價值外,毫無用處。中國人被戴比爾斯說服以為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這其實毫無邏輯。中國人比我們歐美人更把鑽石當寶貝。”
2011年5月,戴比爾斯擴張的腳步終於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其“精品旗艦店”在北京“新光天地”閃亮登場,據說只接待固定的客人,只定制最昂貴的夢想。此言既出,不知又有多少人的心被攪得蠢蠢欲動。
對於很多從來沒有擁有過鑽石的中國人,談論鑽石的本質,或許的確不合時宜。因為,我們也許連自己的心的本質,都還沒弄清楚。
7、人傻,錢多!
就在近兩年,中國人對奢侈品的消費熱情空前高漲,原因很多。流動性過剩、人民幣升值,境外採購變得相當划算;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等等說法,也令中國人的國際地位在西方媒體及民眾意識中大為提升,國“財大”則民“氣粗”。於是路易·威登、香奈兒、愛馬仕、卡地亞……種種過去可遠瞻而不可褻玩焉的物件,飛入尋常百姓家。奢侈品,彷彿正在向著“必需品”的角色轉化,裝點著中國人最看重的“面子”。
此舉在歐洲受到熱烈歡迎。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在接受我的採訪時說:“在歐洲的很多奢侈品店,都能看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