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面試,面試成功才能獲得扶助基金。

林曉玲心裡清楚,這些劇本里絕大多數都沒有機會拿到投資。

由於和電影學院合作,五個名額中會分給電影學院兩個,剩下三個從這些劇本中選出,機率太低。

正因為如此,她才更為慎重,要保證把基金給那些真正想拍片子的導演。

對那些沒有誠意,胡編亂造的劇本,她會把導演列入黑名單。

林曉玲發現了兩個不錯的本子。

一個是講煤礦上詐騙殺人的故事,是根據現實中的案例進行的改編,讀起來令人震撼,是個好劇本。

第二個講的是京城養狗的故事,一條沒有辦狗證的狗被公安人員抓走了,狗主人到處託人想把自家的狗給弄出來。

家裡的小侄女前幾天剛養了一條狗,林曉玲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

讓她覺得有意思的是這個本子的導演在拍攝計劃中特別註明瞭一條,他希望葛優能出演電影的主角。

葛優是國內頂尖的演員,兩百萬隻夠葛優一個人的片酬。

林曉玲沒有因為這條特殊的要求放棄這個劇本。

她想和這兩位導演見見面,聽聽他們的想法。

第六百一十二章 有意思

好夢公司對青年導演沒有具體的年齡限制。

可以是剛畢業的學生,也指剛入行的新人,或者有過拍片經驗,卻還沒有成名的導演,都在扶助的範圍。

不是說非要三十歲以下才行,也不需要導演系科班出身。

只要有個好本子,打算從事導演這份職業,就有申請的資格。

這個基金的重點在於挖掘和幫助青年導演,讓他們走出第一步,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沒有關係。

所以在劇本的選擇上更看重創意,也就是這個故事有沒有意思。

「有意思」是指能不能給觀眾帶來思考,能不能豐富國產電影的型別,能不能打破一點東西,不走從前的老路。

在西方,有種型別的電影叫做先鋒派電影。

它的特點是反傳統敘事結構,強調純視覺性,探索電影的可能性。

林子軒並不鼓勵青年導演走這種路子,但國內的影視圈缺少那種求新求變的精神,拍出來的電影大多沒什麼意思。

青年導演要大膽一些,不能被傳統的電影理念捆綁住手腳。

比如田狀狀,他當年以拍攝實驗電影出名,在電影審查的時候審查委員會的委們員表示根本看不懂他的影片。

只有真正的探索了才能知道邊界在哪兒,才能明白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否則只能永遠待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成為井底之蛙。

青年導演的第一個劇本往往是他們真心想拍的內容,下了功夫,可能顯得粗糙,不夠成熟,但應該會很有意思。

等到他們成名後,被名氣和資本束縛,恐怕就沒有勇氣再嘗試創新了。

第一位和林曉玲見面的導演叫做李洋。

李洋已年過四十,和「青年」不怎麼沾邊,他先是在京城廣播學院電視系導演專業學習,後來前往德國學習戲劇和導演。

他在德國給當地的電視臺拍過三部紀錄片,反響一般。

回到國內後,李洋想要拍電影,但在電影圈,他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也沒有關係。

而且,他想拍的題材較為敏感,很少有人願意投資。

他寫的劇本叫做《盲井》,講了兩個在礦區的閒人依靠害人賺錢的故事。

他們把打工者騙到礦區打工,然後在井下害死打工者,製造事故假象,再裝作打工者的親屬向礦主索要賠償。

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