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結果觀眾進去一看,的確有那些明星,不過只是露個臉,連句臺詞都沒有。
好在這片子本子好,還有葛優和徐帆,質量上有保證,應該不會被罵。
對於《大撒把》這種小眾的文藝片,能夠不賠錢就不錯了,先把觀眾糊弄進影院再說。
再說,在京城國際機場拍攝比較麻煩,要向機場方面申請,等待批准,能夠一次拍攝兩部劇集省時省力,還能為以後留下一段軼聞趣事。
拍攝完機場送別的戲份,《京城人在紐約》劇組就要準備前往美國了。
劇組不是一起去,而是先去一撥人做前期的籌備工作,第一撥包括各位主創人員。
林子軒和馮小剛打前站,負責解決劇組的生活問題,找尋合適的拍攝場地,疏通當地的人際關係,為劇組後續的拍攝提供便利。
等到前期籌備結束,攝製組的其他成員才會來美國進行拍攝。
這麼做是為了省錢,別看這部劇投資那麼高,美國的消費水平也不低,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不能丟,能省則省。
姜文也會一起去,他打算在拍攝前到美國體驗生活。
比如到中餐館刷盤子,到華人在美國開辦的製衣廠實習,還要觀察華人在美國的生活狀態,如此才能精準的把握王起明這個人物。
像他這種演員不缺少創造力,缺少的是對生活細節的把握,對於沒有在美國生活經驗的姜文來說,這個過程很有必要。
這時候的演員對角色很認真,不糊弄。
有些演員會到農村生活,到工廠做工,到部隊鍛鍊,就是要在演戲的時候能夠傳神。
什麼是「傳神」,說白了就是演什麼像什麼,不是外形像,而是內在的神韻像。
林子軒給姜文一個月的時間體驗生活,一個月後正式拍攝。
經過這些天的接觸,他發現姜文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有學問,講道理,並沒有外界傳聞的那麼難伺候,前提是你要能說服他。
只要你能說服他,他就會聽你的,不過這基本上很難。
馮小剛也是個很聰明的人,但在和姜文的爭論中幾乎沒有贏過,可以說是完敗。
「我最想聽到姜文說的一句話就是『我錯了』。」馮小剛不服輸道。
林子軒就不會和姜文爭論,他覺得姜文說的有道理就答應下來,弄得姜文很鬱悶。
姜文其實是想在爭論中激發更多的靈感,可惜林子軒不給他機會,因為林子軒知道爭論到最後還是要按照姜文說得來,沒必要浪費口舌。
總的來說,和姜文交流比較辛苦,還是把這個機會讓給馮小剛吧。
當然,在一些沒有道理的事情上林子軒絕不鬆口,這是原則。
華國在美國的大使館給劇組在紐約長島的一座叫做奧伊斯特貝的小鎮上找到了住處,價格便宜,交通便利,離紐約市中心不遠。
一群沒有在國外拍攝電視劇經驗的人將以那座小鎮為起點,進行一場艱苦的拍攝之旅。
與此同時,慕姍姍開始辦理出國留學手續。
慕姍姍的選擇在華國電視臺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在其他人看來,慕姍姍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這個時候放棄蒸蒸日上的主持事業,顯然是在自毀前程。
臺裡的領導找她談過話,不過她心意已決。
在錄完二月份的《方大綜藝》後就會出國進修,自費出國進修要自由的多,相當於在單位裡停薪留職,是這個時代的普遍現象。
電視臺的領導見勸說無效,只好物色《方大綜藝》的新任主持人,對於這種熱門節目來說,有的是人想來主持。
在錄製最後一期節目的時候,慕姍姍有點小激動,這畢竟是她的第一檔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