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段時間可謂是紛紛擾擾,京城演藝圈每天都有新鮮事。
同樣,也有人打電話給林子軒,想把他挖過去,開出的價碼不低,不過被他拒絕了。
此時整個影視圈的大環境太過紛亂,早點下場固然能搶佔先機,但也可能被大浪席捲,打好基礎比搶佔先機更為重要,還是穩一點的好。
林子軒就是這種性格,不冒失,不激進,踏踏實實的向前走。
他現在要忙的是影視基地的選址工作,總局已經批下了這個專案,還撥了300萬作為建設資金,藝術中心投資200萬,初期的總投資達到了1500萬。
總局提供政策上的支援,藝術中心是經營主體,石總是投資人,分享紅利。
說實話,1500萬並不是太大的專案,不過這只是影視基地的第一期工程,等到第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後,林子軒還會招商引資,建設第二期工程。
隨著華國影視行業的逐步繁榮,這個影視基地想要發展起來並不困難。
林子軒和一些搞建築規劃的工程師開車在京城郊區轉悠,要選擇一處自然風景優美,最好是有山有水,交通便利的地方。
這時候京城周邊還沒有進行大開發,地價便宜。
按照規劃,這個影視基地至少需要上千畝地,以後還可能會擴張。
他們最終把地址定在了京郊的懷柔地區,也就是京城懷柔影視基地。
第一百六十章 每個人
三月份,乍暖還寒的時節。
林曉玲穿著件自家織的厚毛衣,帶著紅圍巾,拿著一支話筒,走在京城的大街上。
在她的身後是一個扛著攝影機的人,身形微胖,旁邊還跟著一個略瘦的人,這是錄音師。
今天是禮拜天,京城的天氣不太好,風有點大,把曉玲同學額頭的劉海兒吹的有點亂。
她看到有人過來,就跑過去,把話筒遞了上去。
「您覺得京城的風大麼?」林曉玲直接問道。
對方看到一個小姑娘,還有後面的攝影機,有點愣神,不知道這是幹嘛的。
「是挺大的,你們這幹嘛呢?」被採訪的男人好奇道。
「沒事,我們就是隨便問問,你這是去哪啊?」林曉玲自如的應對道。
像是類似的對話曉玲同學重複了很多次,一回生,二回熟,從剛開始的不好意思到現在的熟練應對,她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
林曉玲上週就開始了這項拍攝工作,不過那時候用的是攝像機。
林子軒看了拍攝下來的帶子,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畫面沒有一點紀錄片的感覺,更像是普通的街頭採訪,缺少一種時代感。
他諮詢了攝像師,攝像師建議使用膠片拍攝,而且最好是用過期的膠片。
過期的膠片會偏光,漏光嚴重,不能用來拍攝正常的電影,不過拍攝出來的效果會有一種粗糙感,就像是在看老電影一樣,一看就有時代的印記。
這和古董界把假東西做舊是一個道理。
林子軒覺得很有道理,就到京城電影製片廠找熟人弄了一批過期好幾年的膠片,電影廠自己不用,放著也是浪費,被他用收廢品的價格買了一些。
他還找了一位錄音師現場錄音,這種突發性的採訪講究真實性,沒辦法後期配音。
為了妹妹應付導演系的專業課考試,林子軒也是拼了。
攝像師和錄音師都是藝術中心的員工,林子軒請他們在禮拜天幫幫忙,大家都挺熟,也沒談報酬,就是到飯館吃頓飯的事兒。
如果是拍攝正常的影視劇,攝影機要放在三腳架上固定,這樣拍出的畫面才能平穩。
不過這是街頭採訪,對畫面沒有那麼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