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打算出路費讓《我們倆》劇組的成員和演員前往東京參加電影節。

那些劇組成員是電影學院的學生,拍片子沒有工資拿,白幹了一年,雖說是畢業作品,大家心甘情願,可總要有所表示。

再說了,這幫人和林曉玲配合的不錯,就算以後畢業了也可能會繼續合作。

還有演員,徐靜蕾不用說,就說金亞琴,人家當初降低了片酬參與拍攝,在拍攝期間極為配合,任勞任怨,展現了一位老演員的職業素養,貢獻了一次精彩的表演。

那麼請大家到東京轉一轉,玩一玩也在情理之中。

這部片子說起來和林子軒的關係不大,但很多事情不能這麼算,就當是結個情分。

「這是好事,你既然願意破費,讓他們見識見識也好。」鄭洞添贊同道。

「那拍《小城之春》的事……」林子軒詢問道。

「這個本子我的確喜歡,就怕事情太多,心思太雜,拍不出感覺來。」鄭洞添猶豫道,「拍這部片子要真正沉下心來才行,我現在正在風口浪尖上呢。」

鄭洞添說的是國內電影行業的一場針鋒相對的爭論。

進入九六年,引進好萊塢大片成為常態,大家習以為常,觀眾對好萊塢大片的熱情逐漸降溫,不再那麼追捧了,但在電影圈子裡卻展開了一場「電影是什麼」的爭論。

一方認為,電影先是一門藝術,其次才是一種工業。

另一方覺得電影先是工業,其次才是藝術。

國內引進的好萊塢大片主要以動作和科幻為主,國內的電影人發現好萊塢電影的工業化程度遠超世界各國,用碾壓來形容也不為過,相比較而言,國內電影行業的工業化水平還處在極低的階段。

影視產業的工業化是指要把影片作為一種產品來看待,這個過程包括產品的開發、生產、營銷、售後服務等一系列的工業體系。

好萊塢工業化的特點是:明星制、專業化、後產品營銷、跨行業滲透、全球化。

他們提倡的是合作共贏,每個人在這個工業體系內各司其職。

相對應的,在國內的電影行業,「圈子化」嚴重,大家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不相往來,根本沒辦法形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說白了就是太不專業。

鄭洞添支援電影先是工業產品,其次才是藝術。

既然電影是工業產品,就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服從商業原則,按照市場規則辦事,在這種情況下再講究電影的藝術性。

另一方堅持電影是一門藝術,一種美學,是用光與影、聲與像來表達對世界的感悟,是人文關懷和美學理想。

電影只有具有了藝術性才是電影,作為商品進行銷售只是附帶的作用。

別看只是次序之爭,說到底還是商業和藝術之爭。

其中還有一點就是國內影視圈長期實行的「導演中心制」,這讓導演在電影拍攝中具有極大的話語權,能夠隨心所欲的進行創作。

一旦承認電影首先是一種工業,那國內導演的地位就會急劇下降。

導演不能隨便拍片子,要考慮到觀眾和市場,會有一個職位來限制導演的權利。

而且,好萊塢絕大部分導演都沒有最終剪輯權,導演在電影的生產過程中,和演員一樣,都是一個打工者。

這次討論之所以頗為激烈,和這一點有關。

國內的導演在劇組裡習慣了掌控一切,誰也不願意受到制約,這種情況在國內還行,要是和好萊塢電影公司合作,人家可不會慣著你。

電影產業要不要工業化,是華國電影行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如果說以前大家還能躲在國內自欺欺人的話,那麼隨著好萊塢電影的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