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自由自在地高歌是大家都喜歡的一種生活態度,也許沒有多少文化的同事無法從詞義上去理解生活態度這個詞,但她們都喜歡上這種不知名的自由與活潑。部門中沉悶的工作環境慢慢變得歡悅起來,每個人都發自內心地喜歡這種歡悅!這時的李玲已完全融入了部門集體中,她開始想要弄明白公司裡複雜的話題。

☆、三、互相推卸責任

部門與部門之間複雜的溝通戰每天不斷上演,從開始的厭惡與不解直到讓人成功地變麻木並被同化。

工廠裡的跟單人員幾乎每天都需要跟敷料倉打交道,其中有幾個跟單人員是雅尼工廠的廠外加工廠老闆。跟單李師傅只喜歡跟自己的加工廠單,敷料倉的員工都表示對李師傅有一定程度的不滿,李玲是透過一件略有責任糾紛的事情才明白同事們對李師傅的厭煩。那次李師傅拿著一件衣服走進敷料倉遞給主管劉曉美並不高興地質問:“阿美,這衣服的花邊起那麼多毛毛,你們收貨的時候難道不用先驗貨嗎?這種花邊也收你們是怎麼搞的?”

劉曉美對於李師傅的質問感到很不高興,她抓起衣服仔細地檢查了一遍發現衣服上面的花邊起毛確實有些嚴重,可是李師傅說是因為她收貨當中沒有質檢她不能接受這種質疑,她反過來質問李師傅的加工廠沒有按規定的工序來操作導致優質的花邊變成了次品,劉曉美非常肯定地表示自己質檢工作做得很好,沒有任何的遺漏和馬虎。

聽到劉曉美反過來質問他,李師傅認為劉曉美正試圖把她應付的責任推卸到他身上,他開始變得很不高興並跟劉曉美吵了起來:“每次遇到這種情況你都會想要努力狡辯,並且想要把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我們怎麼不按工序做?加工廠那邊說收到貨就已經是這樣了,而且不只一件,有300多件的衣服上面的花邊都起了毛,那麼多怎麼可能是我們的問題?”

劉曉美:“300多件?怎麼那麼多?”

李師傅:“是300多件!而且我也跟他們確認過了,他們說收到的花邊就已經這樣子了,一定是你們沒有認真查貨!”

劉曉美:“每條花邊我們都仔細查過!工廠看到那麼多花邊有問題,為什麼還要把它車到衣服上去?如果沒車就說我們查貨有問題我還相信一點,那麼明顯的質量問題他們難道不知道不應該車上去的嗎?”

李師傅:“這個我不知道,他們把衣服都寄過來了,我也看了,確實是這個樣子,我只知道這些都是事實。你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劉曉美:“你這不是要氣死人嗎?這個問題叫他們自己解決,我是不會解決的!”

李師傅:“你們就把花邊上的毛毛修剪乾淨就行了,還怎麼解決?這有什麼難?”

劉曉美:“你說得好聽!你們那邊出了問題全都賴到我們頭上,什麼問題都讓我們幫你們做,你們不是未免太會精打細算了?”

李師傅:“問題是這是白色的花邊,你們發過去的時候是一柄一柄的,我就不信你們每條都檢查了!”

劉曉美:“假如他們沒有車到衣服上去我就承認是我們的問題,可是他們已經車上去了你懂不懂?”

李師傅:“那這個該怎麼辦你說?”

劉曉美:“我不知道,反正這不是我們的問題,你別來找我!”

李師傅:“那就不搞了,一直放著不理算了。”

劉曉美:“隨便你!”

李師傅憤憤地走出敷料倉,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他其實並不著急,他不覺得事情不可能得到解決,最後他都會跟矮羅投訴,結果是敷料倉將會乖乖地去處理次品問題,因為這裡面的責任跟敷料倉有關係,而劉曉美面對矮羅一聲都不敢吭。

每次劉曉美都會在事後把內心的牢騷發洩出來:“這些跟單,一出問題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