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黑榜上的高手到了,也會被他的棋局定式所困,失卻先機而敗。宋未然為了這一招【棋弈】,在刀法上臻至大師之境的同時,棋道上也到了國手的境界。
君莫問的這一劍似乎以力破巧,管你招式變化精妙如何,我只一劍而去,實際上君莫問此劍已到了以巧破巧,大巧若拙的境界了。宋未然的【棋弈】刀勢趨近完美,但並非無缺,君莫問是直接依靠薄弱點強勢突破,完破了宋未然的防禦,君莫問的這一劍完全不比當初殺敗楊行之時遜色分毫。
危急關頭,宋未然終於展示了他被稱為宋家天才的原因,不是年紀輕輕就刀成宗匠的武道天資,而是在絕境時保住性命且遇強更強,被殺死的天才本不是天才,只有在絕境中活下去併成長的才是真正的天才。被一劍破了刀勢,刀勢已盡的宋未然似乎運用了某種秘術,竟由死化生,逆轉刀勢,擋住了君莫問將要洞穿心肺的一劍。
【方圓】!
宋未然大喝一聲,刀勢由陽轉陰,綿軟而如泥般的招式轉換。“方為陽,圓為陰;陰為方,陽為圓。陰陽應象,天人合一,再不可分。”
宋未然竟在此刻突破了,一式【井中八法】中的【方圓】,外方內圓,迴圈不移,似要演化天地,近乎無缺了。君莫問已經無法僅僅靠劍意感知出他的刀勢破綻了,不管君莫問卻毫不懷疑自己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現在君莫問已然明瞭宋未然的身份,沒想到大唐雙龍仍有傳承在世,不過【井中八法】是一套太過個人化的武學,甚至對於身懷【長生訣】寇仲來說只是一套戰技,縱然蘊含寇仲對武道的感悟,但個人化的烙印太重,如果如當年的雙龍一樣轉戰江湖數十戰,還可能會真正領悟精髓,但現在的宋未然,有宋缺直通天人之境的【天刀九問】不學,反而被【井中八法】的精妙所惑,本末倒置。
君莫問感嘆一句,但同時運轉劍法還是全心全意,沒有分毫的散亂之象,似乎念頭一直在劍上,根本未思及其他事。
這已經不是所謂的分心兩用了,明明一直全心全意的御劍,但思維雜念卻從未消失過,卻又沒有半分影響自己的劍勢運轉,反而劍鋒經紅塵的磨練愈加銳利。
“沒有破綻嗎?那我就逼出你的破綻!”全身心御劍的君莫問似乎說了句話。接著剛猛的一劍轉為陰柔,但劍芒的鋒銳絲毫未有削減。
千劍不盡破方圓!
學劍之初,基本劍式重要嗎?
“當然重要,你如果要追求劍道的巔峰,就必須由苦練基本劍式開始。”
“那什麼是基本劍式?”
“嗯,斬、刺、劈、撩、掃、削、崩這七式就是古往今來的無數劍道高人總結而來的,只要苦練這這七式基本劍式,變為本能,對鑄就劍道的根基有無比的好處。”
“既然是基本劍式,那不應該只有一式才對!”君莫問疑惑的問向楊行之。
基本劍式只需一式,名為【一劍】,所謂的斬、刺、劈、撩、掃、削、崩不就是一劍而成,有跡可循終是下乘,無跡可尋方是大道。
君莫問連基本劍式,不管到底是斬還是刺,也不關心是劈還是撩,只要怎樣出劍舒服,怎樣出劍順手怎麼來。苦修這一劍二十年,終成一式——
【千劍不盡】
君莫問一劍化千劍,連身形都消失到劍影之中,一劍又一劍,似從天外而來,漸漸劈到宋未然的刀勢上,或刺,或斬……無數的劍芒傾瀉在運轉如天地的刀勢上。
【天圓地方】是“天人合一”的一種體現,宋未然在君莫問的壓力下頓悟的【方圓】之道,可以說天人之境的道路已經對他開啟了,只要此戰之後還能活著,宋未然必可以在三十歲前踏上天人之道,而立之年而至武道巔峰之境,已可與百多年前的傳鷹和當今之世的浪翻雲並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