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令艙,然而火勢令他們無所適從。
大約過了5分鐘,當火勢被控制之後,情況簡直不可想像,擺在人們面前的是被燒焦了的指令艙,技術人員開啟艙門後發現,三位宇航員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情況令人感到非常震驚。卡拉維爾角的指揮人員迅速派人封鎖了整個現場。位於休斯敦的指揮中心甚至不清楚到底情況怎麼樣,因為從無線電裡傳來的只是一陣雜亂的聲音。
指揮中心不久就得到確切訊息,這是一次嚴重的火災事故,三位宇航員被大火吞噬在指令艙裡,人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從艙內把三具燒焦的屍體抬出來。
“阿波羅1號”還未正式出征就被大火葬送了。這件事情讓人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太空探險的危險性。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們真正地認識到這項偉大工作的危險性與不可預測性。這次火災不僅損失了三位優秀的宇航員,同時也讓休斯敦的信心大減。前面的路還很長,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準備是不可能贏得這場競賽的勝利的。
美國宇航局立即組織力量對事故進行調查,結果很快就查出來了。失火的原因是由於座艙內出現電火花引起的。火災開始於艙體內外層之間,由於周圍可燃材料較少,開始火焰蔓延很慢。大約十幾秒鐘,宇航員在艙內發現火焰。由於純氧環境加上座艙內的可燃材料,火焰在艙內迅速蔓延,致命的一氧化碳和黑煙充滿了整個座艙。這個過程持續了大約35秒。其實在這種環境中,無論是艙內還是艙外一時間都打不開艙門,這是因為這個艙門的設計是需要分鐘才能開啟,而此刻艙內著火形成負壓,人再有勁也無濟於事了。就這樣眼睜睜看著3名宇航員在幾十秒內被活活燒死了。
在這一過程中最為感人的是格里索姆還透過話筒說了一段至今讓人難以忘懷的話:“如果我們死了,請大家不必大驚小怪,而是把它看成一件普通事件,因為我們從事的是一種冒險事業,我們希望不要影響計劃及程序,征服宇宙是值得冒生命危險的。”這些話充分表現了宇航員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催人淚下。
火災之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受到了來自於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儘管人們對於外太空探險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卻還是不能夠相信這樣的事實。犧牲三位宇航員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這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面對“阿波羅1號”所帶來的壓力,NASA開始認真審視自己的計劃,也由此而變得更加務實認真。NASA決定此後採用一段時間的無人試驗。
到1968年初,“阿波羅”計劃隨著序列已經進行到了“阿波羅6號”無人飛船試驗。透過這一系列的無人飛船試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逐漸變得嫻熟起來,儘管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阿波羅”計劃進行到了“阿波羅7號”,這一次NASA決定重新進行載人飛行,目標是地球軌道。1968年10月11日“阿波羅7號”準時升空。人們對一年前所發生的那次重大的火災事件還仍然記憶尤新,因此這次飛行能否順利完成,關乎到整個“阿波羅”計劃的前途,成敗在此一舉。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是鼓足了勁,升空後的“阿波羅7號”給地球上的人們展示了地球軌道上的情況。三位宇航員是:沃爾特·希拉、唐·艾西爾和R·沃爾特·坎寧安,他們在11天的環繞地球的飛行中,除了受因為一些無關大局的小問題所引發的感冒的影響之外,可以說“阿波羅7號”的飛行非常成功。一切懷疑都頃刻間消失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贏得了人們的信任。
於是在1968年12月21日“阿波羅8號”從卡拉維爾角發射升空,三位宇航員分別是:弗蘭克·博爾曼、小詹姆斯·A·洛弗爾和威廉·A·安德斯。這是一次近距離接觸月球的飛行,飛船沿月球軌道飛行了1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