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一事,在朝堂之上,董卓遭到了很多大臣反對,其中,司徒楊彪便是之一。

楊彪道:“關中殘敗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驚動百姓,導致天下動盪不安,況且,都城動之則易,安置則難,還望丞相明鑑,收回成命。”

董卓聞言大怒:“汝安敢阻撓國家大計?居心何在?”

見董卓發怒,楊彪心中無奈,不敢再言,又有太尉黃婉上前道:“楊司徒所言甚是,昔日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際,曾一把火燒了長安城,長安也因此盡為瓦礫之地,可謂一大荒地也;況且,加上遷都必然導致大量人口流動,實屬不易;丞相怎可棄了宮殿,而去荒地耶?”

董卓聞言,心中惱怒,道:“關東賊起,禍亂天下,長安有潼函之險,又近隴右,木石磚瓦,剋日可辦,宮室建造,不需月餘,爾等休得多言,咱家心意已決。”

這時,被董卓為了拉攏黨人而召進宮的荀爽上前進言道:“丞相若欲遷都,百姓將騷亂不寧矣。”

董卓怒道:“吾為天下之大計,豈惜小民耶?”言罷,不再理會眾人抗議,大手一揮,就此決定下來。

隨後,董卓下令遷都,並且接納李儒建議,劫掠洛陽各富豪,併火燒皇陵,得錢鉅萬,然而令士兵,驅趕洛陽城內百姓,全部往長安城遷移而去,有不從者,統統就地格殺,毫不手軟。

董卓此令一下,整個洛陽,哭聲一片,鮮血,染紅了這個古老的雄偉城池。

董卓率兵撤出洛陽後,只留下一個狼藉不堪的洛陽城,對此,董卓還覺得不滿意,一身令下,這個古都洛陽,在一片大火中,化為灰燼。

……

卻說孫堅,在聯軍攻佔虎牢之際,孫堅便已率大軍度過港口,江東兵熟水性,經歷一番大戰,終於攻下孟津港,大軍成功繞過虎牢天險,朝著洛陽而去。

隔得老遠,孫堅便發現洛陽城方向火光沖天,狼煙四起,頓時有股不祥的預感,不由下令大軍加速,全速趕往洛陽。

……

虎牢關。

在攻下虎牢關,各路諸侯正爭相慶祝之際,也終於得到孫堅攻下孟津港,往洛陽殺去;董卓撤兵長安的訊息,頓時,原本迷惑董卓為何無故撤兵的各路諸侯,終於恍然大悟,原來董卓是老本營被人威脅到了,才不得不退兵啊,早知如此,當日這攻破虎牢關的功勞,也不會輕易讓給向雲與曹操了。

也在此戰後,袁紹以盟主的身份,表曹操為奮武將軍;向云為四安將軍之一的安南將軍,職位在曹操之上。

其餘諸侯,也皆有獎賞。

攻下虎牢關後,各路諸侯人心各異,皆在思索著接下來的打算。

此時,向雲想起董卓火燒洛陽之事,若是不出意外,想必就是現在了吧?

念此,向雲腦海不由閃過昔日洛陽繁華的場景,心中不由一陣不忍,出兵追擊的念頭不由再次浮現。

……

在攻下虎牢當夜,袁紹下令犒賞三軍,擺宴慶祝聯軍大勝。

在宴會上,向雲、曹操二人心思不謀而合,紛紛乘機進言,讓袁紹以盟主的身份下令,率諸侯聯軍乘勢追擊董卓,然後與孫堅兩面夾擊,將董卓完全剿滅。

然而,已被袁術激起不臣之心的袁紹在此時卻是猶豫起來,心中考慮,倘若真將董卓剿滅,迎回小皇帝劉協,自己又該當如何?真要將兵權交予小皇帝?聽其號令?亦或是如袁術所說,學那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

可如此做,諸侯定不會甘心任自己擺佈,萬一到時各路諸侯也如同現在一般,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哪自己豈不成了第二個董卓?被人群討而亡呢?

袁紹左思右想,越想越覺得很有可能,既然如此,何不放任董卓離去?讓他帶走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