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竟開門讓其進城。

而後結果自不用說,由混在殘兵中的向雲軍奪取城門,其後大軍殺來,涪陵縣令心驚投降,涪陵城頃刻間便被向雲拿下。

。。。。。。

向雲到益州當日便閃電般突襲並取得涪陵,接下來幾日也未停歇,大軍攜大勝之勢,迅速襲倦巴郡以東,幾日內,更是迅速拿下枳縣、平都、臨江等各大小縣城,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不過,好在向雲治軍嚴正,與民秋毫不犯,加上向雲的名聲,倒也並未遭到太大抵抗,除了起初還有些許抗外,很多時候,都是向雲大軍到時,各縣便主動棄城投降。

當然,向雲知道,之所以會如此輕鬆,皆是因為各縣城兵力太少,見風使舵,根本不與他抗衡才會如此,若是打到兵力眾多的巴郡治所江州所在,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事情結果與向雲所料不差,在拿下巴郡東面大半地盤後,向雲大軍殺向江州,在此,他開始遇到不少抵抗。

巴郡太守率兵緊守城池,藉助著江州城防,抵抗向雲攻勢,雙方在江州展開了一場攻守戰。

向雲深知以戰養戰之理,在攻伐期間,也不忘收編俘虜,以充足己方被消耗的兵力。

至於糧草,倒是不用太過擔心,先不談從荊州帶來的糧草,益州地廣物博,雖山地不少,可除此外,也有很多地方可供開墾,糧草充足,僅是從當地所佔領的各縣衙庫便繳獲不少,短暫供給還是可以的。

不過,卻無法長時間拖延,因此,向雲已打定主意,速戰速決。

兵法有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向雲並未傻兮兮的直接率兵攻打江州,而是聽從戲志才之計,幾日內截斷江州後方糧草供給,而後派人在江州城內大肆傳播流言,擾亂軍心,後又來個引蛇出洞,設下圈套,利用大批糧草,引誘敵軍兵力出城,一舉殲滅半數敵軍,最後再集中兵力,全力攻奪江州。

。。。。。。

就在巴郡發生戰事一刻,遠在益州治所綿竹縣的劉焉,卻頭疼著是否要出兵援助漢中蘇固。

這裡交代一下,劉焉剛到益州時,是以綿竹為益州治所,而非成都,直到公元194年綿竹大火,劉焉才遷治所於成都,且於後病發而亡。

從一方面來說,蘇固不聽劉焉調令,讓劉焉很不爽,早有將其殲滅,拿下漢中的想法。

若是董卓能替他解決掉蘇固,劉焉倒也樂享其成,不過,董卓可不是什麼善茬,他會如劉焉願麼?劉焉不蠢,董卓才狼虎豹之人,其野心人盡皆知,劉焉自然知道,也不敢冒然讓董卓取得漢中這益州門戶,不然,董卓若是以漢中為跳板,意圖謀取益州,劉焉可少不了麻煩。

為此,劉焉找來麾下眾多謀臣商議良久,一眾謀臣分為兩派,一派支援支援蘇固,一派卻反對支援蘇固,雙方為此展開激烈爭辯,最終卻無所得,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搞得劉焉頭疼無比。

劉焉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終還是決定派兵援助蘇固,防守漢中。

劉焉派出二人,分別是別部司馬張修及民間五斗米道首領張魯,二人接到將令,率兵前往漢中,協助蘇固防守漢中。

不過,劉焉卻不是吃虧的主,在派二人出發的當日,便暗下吩咐二人,若是擊退董卓,便乘機幹掉蘇固,拿下漢中。

對此,張修、張魯面上應諾,心中卻是在各自為自己打算。

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乃西漢魯恭王劉餘(漢景帝第五子)的後裔,以漢朝宗室身份,拜為中郎,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劉焉此人頗有能力,且野心不小,自上任益州牧以來,也做出了不少成績,不過,劉焉上任以來,卻得罪不少人,他為了鞏固自身實力,連連打擊當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