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點上簡直恨死了,回回筆記工整作業全對,偏偏一到考試翻車。哪個能曉得他背的是樓上第一名的光。

長輩們都說,聰明是聰明,就是聰明勁兒沒用在該聰明的地方,沒有像信好那樣。

聰明到底該用在什麼地方呢,小時候大家都覺得信好聰明,懂事,聽話,長大必定要成一番大器。而覺得信有死倔,腦袋不開竅,大多是個混混度日的打工命。現在反過來大家又覺得信有才是最聰明最機靈的,而信好則太實誠端正,太不懂花花世界裡的油滑變化,老一輩覺得這樣好,是正人君子,中年一輩覺得這樣過剛易折。

但是中年一輩看不上的人老一輩又總是滿嘴羨慕,他們覺得老一輩裡的王祥開席元聰明,能使別人的錢進自己口袋來,總之給予是吃虧,受益越多越是聰明。

現在哪裡還講吃虧是福那話,吃虧是福,怎麼沒見總是倒黴的人福如東海呢。

人們只講傻人有傻福,聰明反被聰明誤,老話到底有幾分道理,全憑你站在哪個角度來看。開車的人坐在駕駛座上,遠山的景色都是虛無的,而只能看見最遠近前的那個拐角。他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竟然還能分一半出來打望,越來越暗的天色和沒走過的路,假如這時候走錯了,回不去也下不去,那他們就一起癱這兒。

可你看前面的拐角分明是條死路,對面的遠山裡分明沒有路,車子往前開下去,路卻像沒有盡頭似的就鋪排在眼前。

“我記得以前好多人啊,這邊黃高山出去到小欄丫全是人,這些人都搬哪兒去了。以前就他們搬的最早,我小時候去爺爺屋裡時候他們這邊就只剩爛房子還在了,看不到啷個人,全是樹全是白鶴。”

信好和潘宏對這點的印象更深,從前站在老房子壩子望出去,河對門左邊靠黃高山那一片房子雖多,基本看不到人煙生活的痕跡。那一片也最早荒蕪,大樹參天,夏天總能看到許多白鶴在墨綠的樹林頂上飛躍,它們的活動範圍之大,從河洞門到這邊尖尖石小松林,有時也從家門口的天空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