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幾個背揹簍的老人:“是石巖賣的貴嗎?是石巖好賣嗎?還是啷個道理嘛?三江人家一天到晚都有人,三江的人嘜保證是你石巖的好多倍嘛?會要你愁菜賣不出去?就非要走石巖去賣?

關鍵人家石巖很多都自己種菜,有幾個買菜的嘛!所以我就是搞不懂呢,又就是那一哈兒,人又少,你還要趕車從這邊擠,你去三江也是免費你來三江也是免費,都是免費坐車,何必要去石巖嘛。”

“說明石巖的水土好啊,石巖的人買菜大方,好賣。”

“.......他習慣了那個地方,有的他就是看準了那個地方一直要在那裡賣,有熟客,回頭客。”

“你這又是,三江還缺回頭客?!”

“你莫看,城頭人買菜講究哈,那些人——這樣黃的不要那樣青的不要,挑三揀四,他反正橫豎看不順眼就是不安逸。”

“那倒是,龜兒城頭有些人是這樣,反正他都要挑點毛病出來,還嫌你這樣不好那樣不好。”

“球錢沒得想吃燒白,喊他個人種......”

老張一味不吭聲,在後頭笑一陣,眼睛望著外面逐漸退去的風景,忽然想到已經入秋了,難怪早上來時感覺冷,陽光打在身上也不感到蜇人了。

腦袋在跟隨車輛搖晃時不經意轉頭看到那個捱打的孩子坐在對面後排靠窗的位置上,不知在想什麼,這時看來格外叫人生出憐憫,像沒人要的孩子,表情呆滯而迷茫。

這個孩子在他前面兩站下車,因為車前面有個擔著挑子賣麻花的小販,司機在那裡停一陣,得以讓老張看到他從前面車頭橫穿到對面馬路去。這一片都是很陳舊的老樓,連門口開店鋪的老闆都老的不成樣子,他經過巷子從邊上那家炒貨店邊上上樓時聽到老店主招呼:“格老子泡水娃兒——一點過了你還在這裡!下午又不去上課哇!等哈兒一點半那班車過了我看你又在這裡等兩點半那班,你這天天讀的啷個書啊,耙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