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系後,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好看好笑。
十大奇人上榜人物中,祖千秋和老頭子排名第十。
張三李四:形象和行事有些晦澀難明
賞善罰惡,這名頭和立意雖是不錯,但其行事詭異離奇,一時讓人難辨其正邪。
賞善罰惡使者張三李四出場,形象和行事均有些晦澀難明的曖昧之處。
張三李四,一胖一瘦,一和藹可親,一面目陰沉,與那賞善罰惡令銅牌上所刻畫的一張和藹慈祥的笑臉和一張猙獰的煞神兇臉相似,對應一善一惡。
按書中後來所交待,兩人是奉了俠客島上島主之令,到江湖中來賞善罰惡。他們對江湖中的人物事先都經過周密調查,明察秋毫,毫無私心雜念,他們所殺之人,都是幹了壞事之人,只不過一般人不知道其乾的壞事而已。張三李四對江湖中的事情,幾乎無所不知。
但張三李四對石破天這個似乎從石頭中蹦出來的江湖好漢,卻一點也不知道。
他們自任賞善罰惡使者,但胸襟氣度卻不比石破天高出多少。
石破天待其二人,只是一個真字,就讓二人摸不著頭腦,看不出善惡來了。可見,這世上的善與惡,並不是那麼容易看出分清的。
其實張三李四到底能否公正地賞善罰惡,真要打個問號。
石破天一貫大方不小氣,這在第一回就能看到,此次他請張三李四吃烤野豬肉,自是很自然的事。
然後有來有往,石破天想讓二人拿出酒來一起喝,這又是合情合理之事。不料張三李四就此大為緊張起來,懷疑石破天是別有用意要來加害他們,一點見不出其明察秋毫處。
石破天喝了張三李四的毒酒之後,張三李四已明白這只是一場誤會,有些內疚,但當石破天酒酣耳熱,不僅對他們毫無猜忌,還要與他們結拜為兄弟之時,兩人又顯出小氣來,結拜之時並無誠意,一片虛偽。
小心謹慎的張三李四最後在內心中服了石破天,被其一片赤子之心的熱誠所感動。
後來李四幫助石破天,便是真心實意的了。
石破天的無為而為之,確是有極大的感染力和征服力。
萬能的賞善罰惡使者也有不萬能的時候,石破天為他們收拾了殘局,救了他們的性命。這一次,張三李四才死心塌地對石破天服了氣,心下感激不已。
原因還在於那兩壺毒酒之中,張三李四陪石破天多飲了幾口,在鐵叉會行使賞善罰惡令之時,支撐不住而毒藥發作。石破天沒有事,是因為他已將毒逼在了雙掌之中,這使他的雙掌成了殺人的武器,只要手掌一揚,劇毒之氣就可以將人醺死過去。
鐵叉會中,石破天慌慌張張、手足無措,卻毒倒了一大片鐵叉會會眾,因此救了張三李四的性命,然後又遵張三李四所授的解毒之法,為張三李四運功驅了毒藥。
張三李四不辭而別,但善因既已種下,他日將以善果相報石破天了。
關東四大門派前來,要探尋長樂幫主退位,石中玉接位的內幕實情。
石破天也趁此機會,向貝海石道出了許多疑問,貝海石又是滴水不漏地把石破天應付過去。隨後,石清閔柔夫婦也趕來,指斥長樂幫貝海石讓石破天作為替罪羊的陰謀,要將石破天帶走。
賞善罰惡使者張三李四再次出現。這一次,張三李四的形象高大和閃亮起來,他們這才與其賞善罰惡的身份相稱,他們果然有過人之能,將事情調查得清清楚楚,確是明察秋毫,解了諸多當局者之迷惑。
對石破天,張三李四不再小心眼猜忌和虛偽應付了,這次他們才真正認同了當初三人結拜之義。他們一句一聲的“三弟”的稱呼,是發自肺腑了。
三人分別之時,雖時間很倉促,但還是對幹了三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