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良工集團),跟良糧集團一樣在建分廠上新專案。
塔吊、攪拌機、捲揚機和工地上用的升降機等常規工程裝置要做得更好,申請各種資質,邀請專家來評審;同時高薪聘請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打算搞更先進的混凝土輸送泵專案。
技術含量高的要搞,技術含量低卻能賺錢的一樣要搞。
工業園區內在建的新廠房,最遲年底前便能建成投產各種固定建築腳手架用的扣件、澆築混凝土要用的鋼模板。一期工程搞好上馬二期,採購機械裝置、聘請和培訓技術工人,生產用竹子壓制成的大摸板,好像叫什麼竹筋板。
與建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能銷售就銷售,銷售不掉就共同出資組建一家大到塔吊、混凝土輸送泵,小到模板、扣件的建築工程裝置材料租賃公司,把租賃生意做到全中國。
總之,前景非常好,集團老總和財總不能坐牢。
鎮裡效率極高,焦書記和陳鎮長親自去“良莊人自己的銀行”貸款,貸到款一起去新庵公安局經偵中隊申請辦理取保候審手續。
老家父母官親自登門,小單自始至終沒敢露面。
下午2點14分,被關兩天之久的王廠長姜會計終於走出看守所,恢復人身自由。
接下來該怎麼處理,將來會怎麼解決,太敏感,不能瞎說。
好不容易保出來的人不能再進去,更不能讓“暗中幫忙”的人受牽連,老盧下“封口令”,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有焦書記、陳鎮長和良莊公安分局教導員陳興國知道,自然不會跟連鎮黨委成員都不是的兩個涉案人員說。
異地用警,異地偵辦,王廠長姜會計同樣不知道這跟“韓打擊”有關。
不管他們在背後罵誰,不管到底誰背這個“黑鍋”,事情總算有一個階段性了結。安排好分局的工作,跟張局和袁政委彙報自己的一些想法,順順利利請到一星期長假,準時去富嫂酒家陪老盧吃飯。
兒子家太鬧,女兒女婿那邊太吵。
兒子兒媳婦住在港務局家屬區,家屬區就在江邊上。大輪船總鳴笛,隔壁的碼頭從早忙到晚,想想是挺鬧的;女兒女婿住在空軍基地,部隊天天搞飛行訓練,戰鬥機在頭頂上飛來飛去,想想是挺吵。
兒子家呆不住,女兒家沒法呆,回良莊討人厭,整個一無家可歸的人!老盧嘴上大發牢騷,似乎一肚子委屈,臉上卻不加掩飾的全是炫耀。
“她在哪兒都習慣,抱著孫子外孫就不想走。我不習慣,我呆不住。老家房子早塌了,總住糧站不是事,再說回良莊會影響他們發揮。別人不知道,小韓你非常清楚,我只要往那兒一坐,個個會來找我彙報工作,退了就退了,這樣不好……”
春節到現在不過兩個多月,發生的事太多,人員變化太大。
大到小…平同志去世,舉國哀悼。
小到良莊的人事變動,分局(派出所)的人事變動。
牛部長出去當包工頭,馬主席出去“考察”,小單、高亞麗調走,陳維光、歸家豪、安小勇“另謀高就”,老領導老同事老朋友和老部下“所剩無幾”,坐在唯一沒變的富嫂酒家包廂裡,聽久別重逢的老盧吹牛像是一種懷舊。
韓博點點頭,深以為然:“您威信高啊,在良莊幹部職工和老百姓心目中,您永遠是盧書記老書記,現在又是縣領導,他們當然要先向您彙報工作。”
“越是這樣我越不能回良莊。”
老盧放下酒杯,一臉遺憾地說:“葉落歸根,在良莊生活多自在。其實我想跟你一樣在良莊新村買套房子,可是不行啊,我回來他們施展不開手腳,只能在縣裡買。思崗鎮招商引資,引進來一個房地產開發公司,要在長河廣場南邊建商品房,拆遷沒搞完就開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