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重的青磚,絕對是訓練的最佳途徑。
其實古時早有石灰,甚至還是一味藥材,很多老人都認得,但是如此大量的出現石灰石,在這時代絕對是罕見之事,而真正讓全族老少對張灝頂禮膜拜的緣由,卻是水泥的橫空出現。
水泥需要的材料簡單,無非是石灰石加上黏土在混合一些石膏,此外就是新增一些鵝卵石一類的石塊,混合在一起立窯燒製,西方一直到三百多年後,才從火山灰中的發明了水泥。
如此不可思議之事,自然引來無數人的詢問,張灝往往神秘一笑了事,也不解釋,其實他們哪裡知道,這傢伙曾經在後世的大連生活過好幾年,也在水泥廠打過短工,為何偏偏選擇大連為駐地,這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水泥的標準和製造工藝不算複雜但也絕不簡單,不過此時一切都可以從簡,畢竟不需要抵禦火炮攻城和建造高樓,即使簡易水泥比不上南京城牆的堅固,但也算是相差無幾了,最重要的,就是能省下無數金錢糧食和人力時間。
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用來鋪路,張灝曾經看過一本書,碉堡要塞加上四通八達的陸路,絕對是壓縮異族生存空間的一大利器。
四通八達的道路體系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自不必言,對於民族發展的助益之大可以想見,但張灝還是決定暫時保留這個秘密,自私一些是必要的。
“二爺,這是今早的傳信。”
張梁的聲音瞬間驚醒沉思中的張灝,轉身接過一具小竹筒,取出裡面的紙條,就見上面寫了幾行小字。
很快看完,張灝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笑道:“陛下決定來年只巡視北京城,好為後年遷都做準備,至於出兵北伐卻被取消了,改為迴轉京城時直接去泰山封禪,呵呵。”
由衷感謝靈楓道姑出手必中,原本皇帝是準備統帥大軍北伐韃靼人和朵顏三衛,等大勝之後班師回朝,順便風風光光的封禪泰山,做一位名傳千古的偉大帝王,可誰成想,人家韃靼人早已溜得無影無蹤,徒勞無功後大感掃了面子,以至於往後三年,為了這一口氣而年年出關,最後連自己都累死在行軍途中。
“二爺,陛下為何取消出兵?誰不知道他老人家最要面子,金口玉言的不容更改。”張梁有些疑惑,滿京城誰不知道皇帝的心意。
“哈哈”
張灝很鬼祟的大笑,這比起征伐異族來,似乎治好男人的雄風更重要,那才是目前皇帝陛下最關心之事,北伐自然要留待以後了,而能透過此舉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使自己有大把時間當個科研人員,善莫大焉啊
並未回答張梁的疑問,張灝樂呵呵的道:“無官一身輕,果然古人誠不欺我,走,去看看煉製出鋼鐵沒。”
走往谷底的路上,一頭霧水的張梁忽然說道:“二爺,如今山東連續三年遭遇大旱,已經隱隱有不穩跡象,還有那白蓮教到處愚弄百姓,是否該收尾了?”
半空中做了一個斬的手勢,張灝冷笑道:“這白蓮教必須斬盡殺絕,一個不留,等陛下出京時就動手。”
“是,屬下這就去安排。”張梁身上瑣事太多,自然不能陪著灝二爺到處胡鬧。
早在很多年前就已在山東安插大量人手,連當地官員都是張灝安排的,為的就是要嚴密監視整個山東府,就是為了阻止唐賽兒起義,幾十萬人的生命豈能浪費?至於如何安排災民,自然是統統往東北移民。
一環扣一環,張灝做任何事都是互相關聯的,很少有興致而來的無意舉動,前世他就是一名部隊裡的參謀官,深知做事深思熟慮,謀而後動的重要性。
剛穿越的時候,自然一腦門子的想建功立業,行事總是有意無意的為今後做準備,其實就是到了現在他也沒發覺,他做的事已經算是大逆不道了,完全是處在反叛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