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寧馨滴水不漏,言談間就是不同意單先生做楚謙益的先生。但是也不說獸先生到底有什麼不好。只是說他“學識不夠”。人品方面,隻字不提,哪怕問了也是含笑不語。
感謝大家的粉紅票。二更下午兩點。
下週一、二、三都是三更,補一個護法、兩個堂主的加更。 。
第113章 禍水東引 下
賀寧馨這番作態,讓沈氏也跟著動搖起來。
想想,楚謙益就算入宮伴讀,也只是每天去半日而已,別的時候,還是回寧遠侯府。再說,自己的公爹裴立省,正室御書房的太傅大人,親自教導三位皇子。楚謙益要是跟著去宮裡的御書房唸書,不比跟著別人要好?
不管是做學問,還是詩詞歌賦,乃至為人處事,誰能比得過三朝首輔裴立省?……………實在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他們以前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那時候,他們都覺得宮裡不是一般人待得地方,不想讓楚謙益小小年紀就去那種提心吊膽,唯恐行差踏錯,就小命不保的地方。
不過現在情況不一樣了,裴立省去御書房做了皇子的師傅,楚謙益以前也跟著去宮裡見過幾個皇子表哥和聖上,算是熟人。
鎮國公夫人又同楚謙益上了契,宮裡的人都知道楚謙益現在背後有寧遠侯府和鎮國公府兩大勳貴在後面撐腰,恐怕只會捧著他,絕對不會想著去害他。
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寧遠侯府裡,似乎並不比皇宮讓人省心,且有那樣一個居心叵測的繼母在旁邊看著,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情。
真是防繼母,有甚於防宮亂者。
沈氏在心底裡一邊駭笑,一邊對賀寧馨道:“夫人這法子妥當。我這就去和我們老爺還有老夫人說一說。”
說著,沈氏親自起身,往裴老爺和夏夫人住的院子去了。
賀寧馨一個人坐在裴家的上房裡,打量著周圍熟悉的陳設傢俬,心裡感慨萬千。
裴老爺此時在外院的外書房裡,只有夏夫人一個人在內院屋裡待著,也在忙著年禮的事。————沈氏管著裴家在京城裡面的人情往來,而同祖籍越州親戚之間的人情往來,還是由夏夫人操持的,兩人分工合作,也好給彼此減輕一下負擔。
聽了沈氏的回報,夏夫人點頭允了,道:“你跟鎮國公夫人說,讓她放心。我這就去跟我們老爺說去。”又有些嘆氣,道:“當初若是沒有回去,該有多好?”到底是自己養了兩三年的還子,乍一離開自己身邊,夏夫人心裡很是難受。
沈氏也深知此事,忙用了別的事情轉移夏夫人的注意力,道:“三弟妹有孕了,這次都說能生個大胖小子呢!”
裴家老三裴書禮以前只有一個嫡女裴詩雅,年方八歲,比楚謙益稍大一歲。裴書禮的嫡妻萬氏也快三十了,終於老蚌生珠,又有了喜。
夏夫人笑了笑,沒有說話,蹭到炕邊,穿了鞋下炕。
沈氏的話題沒有轉移成功,夏夫人想起了寧遠侯府,對沈氏問道:“外面都傳開了寧遠侯府給家學裡面請了三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好多勳貴人家都羨慕不已,還要送孩子去附館呢。特別是這位單先生,都說寧遠侯府已經下了專門的帖子請單先生入府坐館,專為做益兒一個人的先生。若是益兒不在寧遠侯府家學唸書,這單先生恐怕就要被辭了。————這樣也好,現成的由頭,不得罪人。”
裴家的家學原本是京城裡最炙手可熱的學堂,平日裡想送了自家孩子過來附館的人家不計其數。只是因為後來裴老爺入宮做了皇子的師傅,裴大少爺裴書仁又眼看要入文淵閣做閣臣,為了避嫌,裴家便將家學解散。
裴家至親裡面,只有老大裴書仁和老三裴書禮在京城。老二裴書義帶了家人孩子回越州做知州去了。也剛剛才送了年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