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偏執者內心的精神世界對外界充滿了深度的恐懼,所以才會拒絕接受他人觀點,他們所謂的強大是不堪一擊的。他們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別人的想法是錯的。他們總是以某種權威自居,蔑視別人的觀點,甚至蔑視對方整個人,所以,大多數偏執者的人際關係非常不理想。

偏執性格的形成跟幼年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可能是父母對自己過分嬌慣,使自己任性專橫,慢慢發展下來就形成了偏執性格;還有可能是自己的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敵視,經常大吵大鬧,使自己的人格未能得到健全發展。因此,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並且把孩子放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切忌待遇過優,寵愛過度,避免孩子“唯我獨尊”的思想膨脹。

當父母發現孩子的言行中有偏執的苗頭時,要及時幫助孩子克服,方法如下:

⑴告訴孩子偏執的言行會給人帶來哪些傷害。

當發現孩子開始鑽牛角尖或堅持自己不正確的觀點時,父母要及時的提醒和警告,讓孩子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如果孩子仍然固執己見,父母要有耐心,講道理、擺事實,不能輕易放棄,也不要用打罵的方式去制止。父母要告訴孩子,做人應該有自己的主見,但也該充分考慮他人的意見,沒有人的思想總是正確無誤的。不切實際地固執己見,是一種愚昧和無知的表現,這種人將自討苦吃。

⑵鼓勵孩子多與他人交流思想。

偏執的人往往多疑。多疑產生的根源是與他人缺乏溝通,對他人和事物認識不全面、不正確。因此要多與父母、同學談心,經常瞭解他人的心理狀態,瞭解他人的喜悅和苦惱,這樣,與他人的隔閡就會逐漸減少。

⑶鼓勵孩子幫助他人。

偏執的人常常對現實很不滿,經常被一種不安全的痛苦情緒支配,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就會時時責難他人,覺得他人一無是處。所以,有這種性格傾向的人應主動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和朋友,這樣就會體會到助人為樂的幸福感,培養自己對他人、對周圍世界寬容的心境。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章 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21)

⑷教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偏執的人遇事時不做理性的思考,而是衝動地按自己的所思所想去處理,說話辦事容易激動,經常魯莽行事,甚至遷怒他人,很容易給他人也會給自己帶來傷害。因此,平時要教育孩子有意識地鍛鍊自己的控制能力。如果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要爆發時,可以作深呼吸運動,在心中默唸“1、2、3……”當情緒的激昂狀態過去後,自己的心情就會慢慢平靜,還能進一步感受到自我控制的喜悅。

小故事

有一位自強不息、奮力進取的青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事業中,他感到越來越累,身心俱疲無法解脫。

後來他把自己的苦惱告訴了父親,父親沒有對他說什麼,只是讓這位青年跟他上山。青年有些不高興,但還是勉強答應了父親。

在他們上山的臺階兩邊,有許多色彩斑斕的石子,父親拿出一個口袋,讓他撿最美麗的石子裝進去。

青年對這些漂亮的石子愛不釋手,不一會兒就裝了大半袋,他吃力地揹著口袋向上走,看到更漂亮的石子,他捨不得丟下,盡數裝到口袋中。不一會兒他就背不動了。

父親說:“我們的目的是上山,你說應該怎麼辦?”

青年人想了想,果斷地倒掉了一口袋美麗的石子。這一刻,他也領悟了父親的教誨:當我們很累的時候,要學會放棄。

父母要勇於放下架子

“如果您放棄權力,放棄您的優越感,那麼您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機會就更大。”德國心理學家黑爾加?吉爾特勒這樣告誡我們。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能夠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