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君到秦國來遊說、離間的,請把他們驅逐出境。惱怒的秦王,果真在全國上下大索客卿,趕雞一樣統統驅逐。
李斯先生籍貫是楚國上蔡,自然也在被攆走的行列。
如果李先生真的灰溜溜走了,歷史將是另一幅掃興的模樣。
不用擔心,蒼蠅是轟不走的,沒長翅膀的李斯同志同樣也轟不走。
鼎力一統
很幸運,大秦挽留住了對它來說至關重要的李斯。
但與蕭何為大漢拉住同樣重要的韓信不同的是,李斯,是自己留住了自己。靠的是文采飛揚、劌切入理的一篇文字——《諫逐客書》。
對於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的秦嬴政,能靠一篇文字讓他收回成命,態度由此發生180度變化,恐怕這是絕無僅有的一回。李先生的厲害,可見一斑。
在這篇詞采和論辯都極為精彩的信件中,李斯同志首先從秦國的歷史入手,清晰指出正是歷任秦君大膽啟用外來人才,才帶來今天的大好發展局面。秦穆公請來由余、百里奚、蹇叔等人,才使得秦國於西戎稱霸;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變法,才改變了秦地風俗,使得國富民強;秦惠王重用張儀,攻下三川,吞併巴蜀,瓦解了六國縱約聯盟;而秦昭王啟用范雎,使得秦國,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這些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不遠萬里,來到秦國,將無私的愛與襄助傾注在這裡,將青春和汗水澆灑在這裡,他們有哪些地方對不起秦國呢?再說了,你關閉自己大門,驅逐走所有客卿,他們必然走向你的敵對國去貢獻聰明才智,那你不是等於在做借兵器給仇寇,送糧食給盜賊傻事嗎?國內無賢人,國外又與諸侯結怨,我看秦國的患難就要來了。
字字入耳欲發聵,聲聲扣心響振聾!
嬴政一想,是啊,歷代先王為了心中亙古的強國夢想,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死而後已,沒有人才外援,能有今天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嗎?先輩未竟的事業,要在今天的我手裡實現,光利用本土出產的這一幫傻蛋能行嗎?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大海不卻細流,故能就其深。我怎麼狹隘成這樣子了,真是的。
停!快把先生們都給我請回來。一步三回頭,磨磨蹭蹭走到驪邑的李斯同志,終於望見從咸陽方向追來的馬隊,他笑了。那感受,如同走回一場失而復得的愛情。
而真正應該放鞭炮,演電影,舉行篝火晚會,或用燭光party來熱烈慶祝的,是嬴政。因為,李斯同志的迴歸,使可能跑偏的秦國得以復原和矯正,李斯同志的凱旋,是秦國曆史的凱旋。儘管這一點,還須等到16年後的公元前221年,才能得到全面驗證。但聰明的嬴政,已經在推行李斯政策的過程中,愈來愈深刻地領會到其中的妙處和甘甜。他的《諫逐客書》阻止了秦國在擴張路上的一次重大失誤,使極有可能關閉的延用人才大門繼續洞開,為秦國吸納進大批才能之士。茅焦、尉繚、王翦、王賁、李信、王離、蒙恬等一大批來自外國的文士武將,都將在秦統一六國的偉大工程中,分別建立他們的不朽功勳。這些人的重新召回和後來者的繼續湧入,形成了戰國最高階別的智囊群體,源源不斷地為大秦的開疆擴土提供著智力支撐。
僅此,六國就已經註定了滅亡的下場。
李斯同志主張組建的離間別動隊,插入敵人後方,用金錢開道,大肆收買諸侯國中有話語權的高官。使得秦國的特高科組織成員,蛀蟲一樣深入到各個敵對國中,從內部有力瓦解對方的君臣關係乃至政體結構,使他們自毀長城。關於此,賈誼先生在《過秦論》中沒有注意到,但李斯推行的反間行動在秦統一大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甚至比正面戰場更有著奇效。
——公元前229年,國勢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