áng guó

首都

金邊 (Phnom Penh) ,人口約102萬。

國旗

以紅、藍及白色為主色,正中間白色殿堂為吳哥窟,被紅及藍條包圍著(線條比例 1:2:1)紅色代表民族,白色代表佛教,藍色象徵王室,符合柬國的國家銘言“民族、宗教、國王”。在1993年柬埔寨競選回到君主制後被重新使用。

黃色吳哥窟圖案,上方有一個八角風車。 柬埔寨國徽

佛教徒占人口的95%,伊斯蘭教徒占人口的2%,其他佔3%。

柬埔寨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於公元1世紀下半葉建國。公元9世紀至14世紀吳哥王朝為鼎盛時期,國力強盛,文化發達,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1863年起,柬先後被法國和日本佔領,1953年11月9日獨立。20世紀70年代開始,柬經歷了長期的戰亂。1993年在國際社會的斡旋和監督下,柬舉行大選,恢復了君主立憲制。此後,隨著柬國家權力機構相繼成立和民族和解的實現,柬埔寨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

柬埔寨民族舞蹈——祝福舞

柬埔寨人以大米為主食,喜食素菜,但逢年過節,他們的餐桌上還是有魚有肉,菜餚十分豐富。他們偏愛辣、甜、酸的味道,辣椒、蔥、姜、大蒜是不可缺少的調料。他們很欣賞我國的廣東菜和雲南菜。飲酒較普遍,水果亦可作下酒物。他們飯後有漱口的習慣。

喜喪

柬埔寨地處熱帶,男女發育較早,一般女子16歲左右,男子20歲左右結婚。舉行婚禮前,男女雙方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在雙方父母和兩個證婚人陪同下,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結婚登記,領取結婚證書。按照當地習俗,全部婚禮都是在女方家舉行,婚後丈夫一般隨妻定居,類似中國的招贅。傳統的婚禮通常要舉行三天;第一天為“入棚日”,即女方家搭蓋新郎棚、迎賓棚和飲事棚,讓新郎在婚禮前住進新郎棚;第二天為“正日”,包括祭祖儀式、理髮儀式等;第三天為“拜堂日”,儀式通常由一位善擇“良辰吉日”的老人主持。現在,婚禮通常從簡,城鎮居民和知識分子家庭多采用現代婚禮形式,根據自己的意願舉行各式各樣的文明婚禮。柬埔寨人死後葬法有天葬、水葬、火葬、土葬等,現在主要採用火葬。人死後,家人通常在房前插一兩面鱷魚旗,表明家中死人。送葬時親友一律穿白孝服,火葬時間一般安排在晚上。火葬三天後,子孫取回骨灰盒放在家中供奉,或在寺院裡建骨灰塔埋葬。

節日

在柬埔寨,一年中的節日很多,有新年節、送水節、風箏節、齋僧節、雨季安居節等,其中的送水節是柬埔寨最盛大而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佛曆十二月月圓時邊疆慶祝三天。送水是為慶祝雨季結束,河水消退而設。 送水節的龍舟大賽上柬埔寨少女表演傳統舞蹈

重要節日 (1)獨立節:11月9日。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國擺脫法國殖民統治宣告獨立,這天被定為柬埔寨國慶日,也是柬建軍日。 (2)國王誕辰:5月14日。全國慶祝3天。 (3)佛曆新年:4月14~16日。 (4)御耕節:佛曆六月下弦初四,由國王或其代表在毗鄰王宮的王家田舉行象徵性耕種儀式,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5)送水節(也稱龍舟節):柬民族傳統節日。11月13~15日,時值雨季結束進入旱季,柬人民在王宮前洞裡薩 河上舉行龍舟比賽,表達對洞裡薩河、湄公河養育之恩的感謝。 (6)“太皇”西哈努克生日:10月31日,全國慶祝1 天。

柬埔寨有一種古老有趣的風俗,用服裝色彩表示日期,有“七彩星期”之說:星期一穿嫩黃色,星期二穿紫金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