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有話要說:看了前一章的評論,貓兒感覺這一章的爭議應該頗大,有點兩個腦殘女人的感覺,貓兒想,胤禛心裡有小九九,想要和寵妃母子搞好關係,卻不大信任衛琳琅,面對新婚妻子為他忍受生母的折磨,私下裡對烏拉那拉氏說過衛琳琅都比德妃可靠的話,事實也確實如此,至少他也享過衛琳琅的照顧。

烏拉那拉氏在宮裡孤立無援,一時著急就想到了衛琳琅,這也是她對丈夫的信任,即使不為給德妃求情,胤禛穿了那麼久衛琳琅做的衣服,她作為妻子也該來謝謝衛琳琅,宮裡的人被人說沒禮節是極為可怕的。

衛琳琅自然是極希望讓胤禛欠她人情的,天下人情債難還啊,康熙容忍了德妃多久,她一清二楚,何況,還有歷史上德妃活到胤禛即位以後,所以衛琳琅有把握可以求下情來。

衛琳琅一直希望能和胤禛搞好關係,無奈胤禛不冷不熱,她把握不住,現在烏拉那拉氏送上門來,即使不為給德妃求情,衛琳琅也要讓烏拉那拉氏開口的。

貓兒就想說這麼多,孰是孰非,···也是想到那裡寫到那裡,求親們理解。

烏拉那拉氏有心替德妃開脫,免得以後在德妃面前更難做人,想到太后對她不錯,婉轉的在太后面前給德妃求了一回情,可是太后不僅不管,還笑著告訴她,正好可以抽出時間來和胤禛相處,趕緊生個嫡子是正經。

烏拉那拉氏聽了立時臉皮漲的通紅,倒不全是因為害羞,只是連太后的話裡透出了一股如今德妃被禁足,她該得償所願的意味。

烏拉那拉氏回去越想越怕,不管德妃如何招了太后和康熙的眼,她卻不能夠做這個戳眼的釘,即使德妃有點過份,也只能怪她沒有做好,天下的婆媳關係向來如此,就連自己的額娘當初也婆婆面前立過規矩。

天下虐待媳婦的婆婆多了去了,那有自己剛進門,就害婆婆禁了足,這話傳出去可不好聽,沒見頭幾天還對她有點同情的后妃和宮女們,如今見了她都避之如蛇蠍一般。

烏拉那拉氏想了一通,更是打定了主意要給德妃求一求,可是如今她的身份不夠,絕對沒有可能到康熙面前去給德妃求情。烏拉那拉氏自然也聽說良嬪在康熙心裡極有分量的事情,而且也知道了良嬪照顧胤禛頗多,胤禛穿過良嬪縫製的舊衣服,都小心的收起來,不捨得丟棄,可見胤禛心裡對良嬪也有一定的感情的。

烏拉那拉氏也想借著這次機會來拜會一下衛琳琅,謝謝衛琳琅對胤禛的照顧。

誰知道只是一次貿然的拜訪,就見到備受康熙寵愛的良嬪娘娘居然隆重的從內殿迎接了出來,這讓她受寵若驚,衛琳琅頗受帝寵,從不主動和人結交,私下裡也被人說了許多的孤高冷傲之言,傳進了烏拉那拉氏的耳朵裡,烏拉那拉氏年小不知真假,只知道人云亦云,再加上作為久寵不衰的后妃,或許必是有一番高潔的吧?

烏拉那拉氏一見到衛琳琅忙躬身行禮道:“媳婦烏拉那拉氏,給良額娘請安,良額娘吉祥。”衛琳琅給胤禛做了幾年衣服,也是胤禛的庶母,又極得康熙的信任和寵愛,烏拉那拉氏自稱一聲媳婦也不為過,要是能就此讓康熙對胤禛多看幾眼,烏拉那拉氏倒不介意和衛琳琅在走進一些。

衛琳琅見烏拉那拉氏果然恭敬有禮,不像大阿哥和三阿哥的嫡福晉一樣,見到自己就像欠了她們多少銀子不還一樣,更不用說太子的嫡福晉,雖然不至於給自己臉子看,平時見到了卻也是刻意忽視自己的。

衛琳琅心裡不免感嘆烏拉那拉氏果然如傳說中的雍正皇后一樣是極賢惠的一個人,很懂得替胤禛打理後院,結交一切可以結交的力量,衛琳琅自然知道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烏拉那拉氏來見她,絕對不會像農村裡的村婦們一樣就是簡單的串串門,嘮嘮嗑一樣簡單。

衛琳琅畢竟在後宮裡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