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每天都吃那麼多頓,就是養豬也沒有這個養法啊。”
康熙笑罵:“你要是像豬那麼長肉,朕也不必那麼糟心了。”
衛琳琅嘟嘟嘴,看著自己白胖的女兒;“也不知道她隨了誰,怎麼一天到晚就知道吃飯、睡覺,而且長肉還這麼快,那時候胤禩都沒有她這個樣子,他們兩勻勻就好了。”
康熙想了一下胤禩那個時候的樣子,好像週歲的時候還沒有七格格怎麼看著塊頭大,體重好似也不如,眉頭皺了皺:“還是由著她吧,朕可不想看到她像胤禩那樣。”
衛琳琅笑著點點頭道,“那倒是,我寧願她長大了給她減肥也不願意讓她瘦成一根胤禩小時候。”
“你終於明白一回,”康熙樂道:“朕給她取了個名字,烏力吉,福瑞的意思,你看怎麼樣。”
“福瑞啊,不過烏力吉倒是很好,有點像男孩子的名字。”衛琳琅想了一會兒跟康熙道:“皇上有沒有想過你現在公主的教育問題有些弊端?”
公主撫蒙古,和皇帝納蒙古妃一樣,這是一個政治問題,這麼多年了,嫁了那麼多的公主,但是公主們並沒有起到皇帝所期待的最大作用,當然也有公主們早逝和沒有留下血脈繼承人造成的原因,那些有皇室血統的蒙古部落對於皇室的忠誠程度遠遠的高於沒有皇室血脈的蒙古部落,這讓皇帝們很無奈,只好不停的嫁公主過去。康熙對於上一次衛琳琅在說的對付天地會的想法又考慮了好久,覺得不失為一個兵不血刃的好方法,一時也覺得衛琳琅的思考方法不同,對於衛琳琅涉嫌干政的問題並沒有太過在意,“哦?說說看。”
衛琳琅組織了一下語言,“皇上的公主們是要嫁到蒙古去的是吧?”
“對。”康熙繼續逗著烏力吉,這些女兒們只能夠在自己身邊養十幾年,所以朕有時間就會多去看看她們。
衛琳琅問道:“那你的公主們為什麼養的像要嫁個漢人家做媳婦一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朕的公主怎麼可能沒有教養?”又不是沒有入關前,沒有皇子公主,什麼人都可以稱兄道弟,呼姐喝妹的,這是皇家的尊嚴和地位的象徵,皇家的女兒要有皇家的典範,是代表整個大清皇室。
衛琳琅一本正經道;“教養是一回事兒,我不大懂,我只知道她們是要和親的,聯姻嫁給王爺額駙們,公主們的興趣就要向蒙古的額駙喜歡的模式去培養,據我所知,他們喜歡的多是草原女子的爽朗大方。可是你的公主們即不瞭解草原,又不懂得騎馬放羊,恐怕連吃羊肉都會嫌有腥味,夫妻之間連共同語言都沒有,怎麼相處?額駙們會願意給一個不喜歡的女人東西嗎?頂多會因為她們高貴的身份給高高的供起來,一年恐怕也不會去看她幾次,公主們不和額駙在一起怎麼生孩子?再說,公主們個個在屋子裡面養大,到了草原上,就那些風都給她吹趴下了,別說生孩子就是自己也活不長。”蒙古的公主們可沒有幾個長壽的啊。
生不了孩子,就要繼續嫁公主,沒有皇家的血脈,蒙古永遠就不和滿人統治的大清一條心,給了他足夠了利益才會依附,沒有足夠的利益就會蠢蠢欲動,現在蒙古還有不少的隱患,像葛爾丹。康熙想了一下衛琳琅的話,笑道;“你是想讓朕把烏力吉養的和她的姐姐們一樣?按照蒙古養閨女的習慣養大。”
“對,對。”衛琳琅拍馬屁道:“不愧是皇上,一猜就中。”邊說還邊豎著大拇指搖晃著。
康熙笑問,“你就不求朕把烏力吉留在北京城,離你也近些嗎?”
“姐姐們都去了蒙古,怎麼讓她一個人搞特殊,還是不用了,”衛琳琅搖搖頭:“烏力吉還是到蒙古去吧,那裡好歹還可以騎騎馬,自由一些,再說,你每年都要去塞外,見到烏力吉的機會不比在北京城少。”
康熙挑挑眉,后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