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以卵擊石嗎?
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何總參謀長已經飛赴北平談判,相信不日之間日兩國間的戰事將進入尾聲,這就到了最關鍵的分享戰果的關鍵時刻,山東軍出了這麼大的力,想必會得到在原大戰難以得到的彙報吧。他的本意是將上海這塊地方拿在手,但此地屬於蔣正,怕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答應,但可以換取其他地方更優厚的條件。可吳孝良全然不想這些,竟一心想著打仗,這就太過匪夷所思了。
但幾經勸諫之後,楊效歐發現吳孝良態度異常堅決,處於這些日子以來對他的瞭解,知道行動再難改便變,是以最後又明知徒勞卻又不甘心的一問。
吳孝良目光堅定的看著楊效歐,指著牆上掛著的華民國全圖,手鉛筆在東三省已經平津地區畫了兩個大大的圈。
“你來看,東三省這一戰之後我們丟定了,平津恐怕也難保主權。日寇華北派遣軍也到了擴軍的時候。”
說道這裡他頓了一下,又繼續道:“北宋孱弱,數度被北方蠻族打到開封城下是為何?”
楊效歐聽到吳孝良說起北宋,先是一愣,繼而下意識答道:“北宋自丟了燕雲十六州後,便再無險可守,無論契丹還是女真自可一路毫無險阻的南下黃河。”
吳孝良擊掌道:“正是如此,日早晚必有一戰,而這次如果停戰,平津主權也定然會被作為交換條件而不保,我國民政府失平津便如北宋失幽燕。與其給他們步步蠶食,一一消化的機會,莫不如此時便趁他一口鯨吞之後的行動不便先發制人!”
楊效歐默然不語,他承認吳孝良所言有理,但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可以自保的前提之下,至少在他看來,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便不謀其政。吳孝良的某些考慮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軍事委員會委員,以及地方省政府主席該考慮的範疇,這都是躲在徐州那位蔣委員長該操心的事情!
第467章 城下之盟(九)
楊效歐雖是半路倒戈投靠到吳孝良麾下的,但數次大仗打下來,竟然與小日本不相上下,第二軍儘管實力較五十七師遜色,在常熟最危急的時刻險些崩潰,但最終還是穩住了防線,這讓身為第二軍軍長的他大感揚眉吐氣。也就是在這一次又一次與日軍的大小戰鬥,他似乎體味到了此前從未有過的歸屬感。
對於吳孝良一力堅持對日作戰,已經近似於不可理喻的固執,他儘管難於理解但還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下去。同時,第二軍計程車氣也正前所未有的高漲,就在兩天前,他們剛剛成功殲滅了日軍的一個冒進的大隊。他們顯然比楊效歐這個軍長更樂於接受這個命令。
吳孝良和楊效歐都不知道,就在他們醞釀打一次出其不意的反擊戰的時候,七丫口登陸的三個日軍師團也決定聯合發起一次攻堅衝鋒。由於最高指揮官陸軍大臣白川義則的失蹤,他們已經陷入無指揮狀態很長時間了。所以這次作戰計劃的發起人是三個師團長資格最老的第十四師團師團長松木直亮將來牽頭,而其他兩個師團長則毫無異議,全力配合。
其實松木直亮將的計劃十分簡單,經過數日的激戰,他發現一點端倪,面前的支那軍隊雖然戰鬥力不弱,但士氣很難持久,一旦戰事膠著就很容易洩氣。由此,他設計了一個不間斷攻擊的計劃,由三個師團選擇兩個點進行不間斷的晝夜進攻,皇國陸軍實力本就遠在支那軍隊之上。所以,這次他們拿出攻打要塞的韌勁來,突擊支那防線,萬沒有不破之理。
當然,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弊端,傷亡便是各一個問題,但形勢逼迫他們不得不盡快打破自身在支那戰場的困局。東北的關東軍僅僅用一個師團的兵力就佔領了東三省,平津的華北派遣軍也將東北軍司令張學良圍困在北平城,連坐鎮南京的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何應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