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掉孫悟空的,孫悟空當年壓在五行山下,不能動,只有一個腦袋露在外面,而豬八戒的釘耙最大的作用是“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洩!”
可後來孫悟空站著不動,把腦袋給他耙的火光焰焰,也不傷一點皮,豬八戒才怕他了。直到在車遲國闖入三清殿,那呆子爬上高臺,把太上老君像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兒,你也坐得夠了,讓我老豬坐坐。”又把聖像扛出來,扔進茅坑裡道:你平日家受用無窮,今日裡也做個受臭氣的天尊!
()好看的txt電子書
到這個時候為止,表明了豬八戒棄道從佛堅定的立場,他是不可能再回到天庭道派去了的!那麼,他為什麼在取經隊伍中又要屢次散夥呢?
這有3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豬八戒只是在取經隊伍將要倒閉的時候才要散夥
在取經隊伍情緒比較穩定的時期,豬八戒是不可能把取經隊伍戳散的。所以我們應該看形勢嚴峻時候的表現,豬八戒提出要散夥,多是在形勢嚴峻的時候,往往是形勢越嚴峻,豬八戒要散夥的念頭越強烈。
這就不能證明豬八戒是個奸細,因為嚴峻的形勢不是豬八戒造成的,豬八戒並沒有破壞這個團隊,是這個團隊面臨不可逾越的危機時,豬八戒錯誤地判斷取經無望了,才產生了散夥的念頭。這最多隻能證明豬八戒不夠堅定。
你這個團隊要破產了,我為什麼要陪著一起死?我當然可以另找出路!所以,不能因為他多次要散夥,就說他是個奸細。當然,你也可以說他素質低,經不起考驗!
在黃袍怪這一回,孫悟空不在,唐僧被變成了虎,沙僧被擒,白馬被打傷,僅僅還剩下豬八戒一個,如果他真的是個奸細,取經到此就徹底的結束了!事實上是他在最關鍵的時候把孫悟空請來的,有巨大的貢獻!
2)豬八戒並不欠觀音菩薩的人情
菩薩給參加取經隊伍的每一個成員開出的價格如下:
老唐:走到西天取經=正果金身(成佛)
白馬:馱老唐到西天=取消死刑
老沙:保護老唐安全=不再飛劍穿心+官復原職
老孫:保護老唐安全=從五行山下釋放
老豬:保護老唐安全=0
老孫、老沙、白馬都是犯了罪的,菩薩釋放他們,他們完成菩薩交給的任務,這是等價交換。
老豬並沒有受任何罪,他還在福陵山吃人,也沒有任何人追究他的責任,他是一
個自由自在的妖怪,是他自己主動要求加入的,菩薩答應了。
因此,豬八戒什麼時候要離開取經隊伍,都不欠觀音菩薩的人情,菩薩也不會追究他的責任,而那幾個則不行!所以,一有困難,豬八戒第一個想跑,是正常的。
3)豬八戒和他們幾個不一樣,他是有家庭的人
唐僧、孫悟空、沙和尚都是光棍一條,出遠門沒有家庭負擔。豬八戒則不同,他是有家庭有老婆的。他每次要散夥,沒說到別出去,是要回高老莊,就是取經結束了,他還是要回高老莊,說明他的家庭觀念非常重!他是指望出趟遠門打工掙點錢回來的。
他最擔心的是和尚做不成,老婆也沒了,所以,只要取經隊伍一遇到困難,他就想回去。
豬八戒想散夥是由以上3方面的原因導致的,而不是想混進取經隊伍搞破壞,如果他想搞破壞,菩薩就不會要他參加了。並且隨時可以把他處決掉。
參加取經隊伍,豬八戒是主動的,那麼,他為什麼要主動參加呢?是何動機呢?是他信佛嗎?
第十九回,八戒道:“這山喚做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在此修行,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